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蘇聯英雄

第一卷 第五百七十八章 就讓巴秋克上! 文 / 血蝠

    第五百七十八章就讓巴秋克上!

    昨晚,西北方面軍所屬第三突擊集團軍前鋒在內裡斯河南岸成功搶佔登陸場,就一晚時間就有兩萬部隊從維爾紐斯東部成功渡河。

    為了強渡部隊損失不小,不過渡河部隊一刻不停,以步兵為先導,在渡河坦克數量不足的情況下以後方炮兵為支援,一路猛攻進抵維爾紐斯外圍,展開艱苦的攻堅戰。

    維爾紐斯,13世紀建城,在歷史上曾因為各種政治及軍事的原因而屬於不同的國家統治,也是立陶宛的歷史古都,歷史悠久,全城遍佈名勝古跡。這座城市保留了大量哥特式、文藝復興時期和巴洛克式的建築,城市的建築由宮殿、市政廳還有為數眾多的宗教建築組成,包括20座哥特式教堂、4座東正教教堂、眾多的猶太教堂和修道院。

    哥特風格、文藝復興風格、古典風格、二十世紀現代風格的建築遍佈維爾紐斯全城,加上優美的綠化和深厚的人文積澱,如果不是戰爭,它簡直就是座夢幻般的城市……

    在整個歐洲來說維爾紐斯是中世紀建築的典範,幾個世紀以來,在東歐大部分地區的文化和建築發展上具有廣泛的影響。城市景觀和建築多樣的差異造就了五個世紀以來,成就了一個中歐城市建築發展演進的一個特例,在世界上也屬罕見。

    紅軍在去年是主動放棄的城市,所以現在城市還是完整的,籠罩在薄薄的積雪之下。

    不過不管維爾紐斯有多少文物古跡、多少歷史沉澱,現在看來都已經不重要了,因為現在它就橫亙在紅軍面前,而且其中部署有德軍重兵集團!

    從地理上而言這是座易守難攻的城市,因為整座城市周圍都是長滿樹林的群山和溝壑地區,丘陵起伏——不僅僅是郊區,連超過30平方公里的市區部分也是地形起伏。城市中部是格季米納斯山,往南的古城區的街道狹窄、都是古老但堅固的建築,西面新城都是鋼筋混凝土建築,整座城市簡直就是一座天生的堡壘!

    幾個世紀之前,維爾紐斯就是按照堡壘的要求選址建設的!

    紅軍必須盡快攻佔它,因為一旦被城市拖住,計劃中從東方穿插的機械化突擊機集群就可能面臨腹背受敵的情況。

    維爾紐斯,這座歐洲古城注定將遭受一次真正的血與火的洗禮!

    突擊第三集團軍司令部,集團軍司令員馬克西姆-阿列克謝耶維奇-普爾卡耶夫中將今天迎來了一名重要人物,蘇聯副統帥普倫雅科夫元帥。

    「你好,馬克西姆-阿列克謝耶維奇,部隊進展如何?我剛從方面軍司令部來,北邊打得非常激烈,特別是在波羅的海沿岸,戰鬥非常艱苦。」

    沒多少寒暄,林俊脫下大衣就問中將同志。

    「元帥,步兵23師擔任前鋒已經進抵城市外圍,步兵第284師一部同步兵33師全部也在今天上午成功渡河,但23師傷亡非常大,已經喪失繼續突擊的能力。我的兩個坦克旅在左翼,因為地形原因只能派出部分力量輔助步兵攻城,拿下城市主要還得靠步兵。」

    普爾卡耶夫向林俊介紹最新的情況,「後續部隊正在展開,德國人在城內大約有3萬人,他們的主要力量都放在城市南側外圍,但隨時能支援市區德軍作戰。」

    「德軍的部署很高明,無論我們如何進攻,都有可能陷進反合圍,而且在兵力上我們也不佔絕對優勢。」

    情況非常複雜,這不像內門奇內作戰能夠一鼓作氣結束戰鬥,基本就是一場縮小規模的明斯克會戰,而且地形上還對德國人有利,是塊硬骨頭!

    作戰室們打開,一陣冷風中一名中校走了進來,他看到副統帥也在這裡顯然有一絲吃驚,不過反應很快:「步兵第284師師長尼古拉-菲利波維奇-巴秋克前來報到,全師全部都是西伯利亞籍優秀戰士組成,我們齊裝滿員,鬥志高昂,前來接受戰鬥任務。元帥同志、司令員同志,你們好。」

    這是名非常精神的軍官,不過穿戴有些特別,外面不是紅軍軍官這個季節常見的軍尼大衣,而是翻毛老羊皮襖,頭上戴著翻毛羊皮帽,典型的西伯利亞部隊裝束。

    「尼古拉-菲利波維奇,明斯克的戰友,沒想到在這裡見面!」林俊回禮後上前握了握中校的手。

    「我也是一樣,沒想到在這裡見到你(和我們的習慣不同,蘇聯人不這麼喜歡用「您」,那有點生疏的味道。),元帥同志。」

    「怎麼還是個中校?」林俊指了指中校的軍銜。

    巴秋克脫下帽子抓抓頭皮:他見過元帥,知道元帥比較好說話,不好意思的說「幹得不好唄。」

    說著又把羊皮帽戴上,站得筆挺等候司令員的命令——他的師指揮部正打算渡河,集團軍司令部就在邊上,命令他前來接受任務。

    步兵第284師在明斯克會戰最後階段抵達,但沒撈到什麼真正意義上的惡戰。這次在白俄羅斯右翼佈防的它被調入第3突擊集團軍,歸屬西北方面軍指揮。

    「尼古拉-菲利波維奇,你的部隊將擔任攻城第二梯隊,在步兵33師側翼突進城區……」

    「馬克西姆-阿列克謝耶維奇,284師和33師各目前自的位置在哪裡?」林俊打斷了中將同志的話,一般他可不會怎麼幹,。

    普爾卡耶夫立刻在地圖上指出,林俊看了一分鐘,「如果讓284師擔任中路攻堅主力,從形式上分析是否可行?」

    「可以,完全沒有問題。33師前鋒被暫時阻斷在103號公路一線,284師全部渡河後從中路進攻,從時間和地理上看完全可行,同原有計劃沒有衝突。」

    是真的完全可行,不然司令員同志會反對元帥的建議,雖然他這會有點認為元帥這是要給明斯克會戰的戰友建功立業的機會。

    邊上的巴秋克一聽兩位首長的話,眼睛都亮了起來:他和他的部隊可不怕任務艱難,就怕撈不著重要任務,在明斯克他們都覺得憋屈!

    在西伯利亞艱苦訓練,浩浩蕩蕩、馬不停蹄趕到明斯克就撿了個尾巴。看到明斯克那基本被摧毀的城市,全師上下都憋著一股子勁沒地方出,復仇的怒火都快把人給燒壞了,就等著這次能狠狠打擊法西斯!

    不過林俊可不是為了「明斯克的戰友」才提這個建議,因為他心裡知道步兵第284師到底是什麼樣的部隊,能打什麼樣的仗!

    最困難的任務交給它都能完成,在林俊的記憶中它不僅僅是赫赫有名的「扎波羅熱步兵師」,還是堅守斯大林格勒城區戰鬥的拚命三郎——堅守「紅十月」工廠、「街壘」工廠及「一-九」廣場的戰鬥名垂史冊,守衛馬馬耶夫崗更是讓全世界都知道這支部隊有多麼頑強!

    「榮獲列寧勳章、蘇沃洛夫勳章和波格丹-赫梅利尼茨基勳章的近衛紅旗扎波羅熱步兵師」,去年在西西伯利亞平原東南部、鄂畢河中部流域的托木斯克城組建,最初番號為步兵第443師。後改稱步兵第284師開往前線,編有步兵第1043、第1045、第1047團,炮兵第820團和其他分隊。

    歷史上它最初調往布良斯克方面軍,1942年7月1日在卡斯托爾諾耶地域首次參戰:西伯利亞籍官的官兵第一次作戰就擊退德軍2個師的衝擊,激戰3晝夜,堅守住了防禦地帶!戰鬥力強悍!

    1942年9月,該師調往斯大林格勒作戰,編入東南方面軍(9月28日起為斯大林格勒方面軍,1943年1月1日起為頓河方面軍)的第62集團軍。9月21日起,所屬各部隊對企圖奪取斯大林格勒突向伏爾加河的德軍精銳部隊展開激戰。接下去就是全師在保衛「紅十月」工廠和「街壘」工廠及守衛馬馬耶夫崗、「一-九」廣場和其他街區的戰鬥中,表現英勇頑強,被授予該師紅旗勳章,並被授予近衛稱號,改稱為近衛紅旗第79師。

    衛國戰爭中該師一直從斯大林格勒打到柏林城,戰功卓著名聲顯赫,對於城市攻堅戰更是行家裡手。雖然這會它還沒有成熟,但將擔任維爾紐斯城區中路攻堅主力的使命,在林俊看來是最佳選擇:在突擊第三集團軍編成內,能同該師比較攻堅能力的部隊大概就是佩列維奧爾特金指揮的步兵第79軍了——後者將紅旗插上了第三帝國國會大廈的樓頂!

    不過現在步兵第79軍還不在第三突擊集團軍編成內,巴秋克也正好出現,加上從戰場形式分析也完全可行。林俊這是不客氣的干預了一下指揮——就你巴秋克的284師了!

    既然已經決定,普爾卡耶夫指著地圖對巴秋克下達命令:「你的部隊沿著103公路以北進攻,左翼是33師,右側是河。由西往東,不惜代價盡快佔領城市中心教堂廣場,然後盡一切能力拿下格季米納斯山,守住它!」

    格季米納斯山是整座城市的最高點,一旦佔領那裡,就能俯瞰整個維爾紐斯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