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蘇聯英雄

第一卷 第五百五十五章 元帥攻勢5——鋼鐵風暴 文 / 血蝠

    第五百五十五章元帥攻勢5——鋼鐵風暴

    重型自行火炮第1536團不是專門的反坦克自行火炮團,換裝後主要執行強擊攻堅任務,所以並沒有編有坦克。不過任何一支敵方坦克部隊如果一頭撞上該團是絕對討不著好,因為它的主要裝備是新式的su-122同su-152自行火炮!

    儘管最初開發這兩種自行火炮的目的主要是對步兵實施近程火力支援,其實它們也可以作為反坦克殲擊車來使用。1536團稱之為「重型團」,兩個營共有12輛su-152,另一個營裝備了8輛su-122,後者本該裝備給「中型自行火炮團」的,這樣顯然考慮到了該團不可能獨自執行任務,會編入更上一級單位實行聯合作戰。

    還有一個營裝備的是6門b-4,這會讓抵達什文喬尼斯的1536團前兩列軍列蔚為壯觀——全團突擊兵力全在幾十節平板車上,而第三列軍列上裝的都是彈藥。

    su-152自行火炮重達45噸半,顯然不能使用吊車,這樣將專用平面卸貨台(就像鐵軌「終點」,平板車一頭推到水泥平台上,直接就能開上地面。還有一種就像個大轉台,把單節平板車來個180度轉向,然後上頭的車輛直接開上站台。)空出來,等第二列軍列到得時候就不會擠在一塊。

    2月18日凌晨,黎明前一小時,內務人民委員會近衛一師指揮部。

    林俊四平八穩的坐在一張鋪了墊子的椅子上,面前的瓦圖京上將正在看時間,而邊上十幾名參謀手中都拿著電話聽筒,全部注視著上將同志的舉動。

    向林俊微微一點頭:「我是尼古拉-費多羅維奇-瓦圖京上將,我命令:總攻開始!」

    同一時間。十幾名參謀幾乎是異口同聲的大聲下達了「總攻開始」的命令!

    地面微微在顫抖,而十幾秒之後沉悶地聲響才傳來,固體與空氣不同的傳導特性讓幾公里外加起來上千門大中口徑身管火炮、迫擊炮與火箭炮的齊射變得如此不同,巨大的聲響同大地的顫抖預示著對面德國人將要面對的是如何猛烈的炮擊!

    在距離內門奇內大約十公里外的8個紅軍身管炮兵陣地,聚集了一半以上地戰役用火炮,而它們在得到總攻炮擊命令後,立刻將成噸的鋼鐵傾瀉向目標——不是城市,也不是距離更近的德軍一線陣地。而是更遠的內裡斯河冰面!

    黑夜被耀眼的紅色光芒照亮,在遠處看不見的地方,破碎的厚厚冰層連同河水被炸起幾十米高!

    就第一次齊射,沿途近5公里的河面就已經破損不堪,而炮擊按照原來預計參數,3個齊射後就將轉換射角,「啃斷」另一節河面。

    在左翼更近地陣地上,紅軍戰士們看到了一幕注定會終身難忘的景象——身後遠處的天空似乎就在一瞬間就染紅了。巨大的、讓人近乎窒息的呼嘯聲中,身後一段段拖著長長火焰地火箭彈呼嘯而上!

    坦克和隱藏在戰壕裡的紅軍指戰員們就在等待著那令人窒息的「旋風」——各營營長已經告訴步兵同坦克兵戰士:在自己身後,將有超過整整一個團的「喀秋莎」為自己掃清眼前地障礙!

    身穿白色偽裝服的近衛軍戰士在震天的「烏拉」聲中,躍出戰壕,後方的坦克也衝出隱蔽物高速突擊——只要火箭炮一響。同志們就該衝鋒了!

    短短一刻,還沒等所有步兵都衝出戰壕,幾百米外的德軍陣地已經是一片火光!火光並不猛烈,甚至還比不上發射時的光亮。但那密集而範圍、縱深巨大的爆炸顯示著「喀秋莎」那橫掃一切的巨大威力!

    一切沒有超強堅固防禦地人和物體都被無情的撕裂,就連半隱蔽的德國坦克一旦被m-13型132毫米火箭彈直接命中也會被徹底摧毀!德軍驚懼的「斯大林管風琴」咆哮中,泥土、碎石和炸碎的人體中,彈片和衝擊波摧毀者一切!

    戈洛多夫第一次見到了全團第一次齊射的壯觀景象,不過他還不能沉浸在這壯觀的景象中——一次齊射過後,所有火箭炮發射車以連為單位,按照白天勘察確定的路線,立刻轉移陣地!

    就在⑵m-13火箭炮發射車們準備撤離時。它們側翼地炮兵陣地上,炮兵們還正在裝填第三發炮彈!

    巨大地車尾駐鋤被深深插入堅硬的冰冷泥土中,炮兵們連夜花了近三個小時才構築起現在這個還算堅固地炮兵陣地。六門巨大的b-4被構築成兩排交錯、各自相隔近百米的交叉陣地,確保一發大口徑炮彈過來不會被一鍋端了。

    挖出來的泥土被麻袋裝起來環形壘在炮位兩側,留出前方射角同後部空位,這樣乍看中間炮位似乎還比外邊稍微低了一截——只要沒有炮彈直接命中,它們就能不斷用一分鐘一發的速度將重達近一百公斤的巨大彈丸射向目標!

    炮手們喊著只有自己聽得懂的號子,將後方排的整整齊齊的彈丸用夾子抬到炮架左側。再由小型起重機送上輸彈槽。被推進彈膛。緊接著預制好的絲綢包裝藥包被塞進炮膛,關上炮尾巨大的炮栓!

    巨大、震耳欲聾的巨響和大地的顫抖中。又一發高爆彈被以超過600米每秒的初速送出炮口,炮口產生的眩光甚至能讓人短時間致盲!炮手們就給自己耳朵賽了點棉花,而6個一號射手和各炮炮長就只能靠自己的雙手和戰友的手套了(塞棉花就聽不到命令,那怎麼辦?激發那位的耳朵當然只能靠別人給他捂上,就像動畫片裡的搞笑鏡頭一樣。不過這並不可笑,如果不給自己做點防護,那幾次戰鬥後就會是個聾子!高分貝的炮擊聲,有時候能讓取下棉花塞的人發現棉花早就讓血液浸濕了,而這鮮血就是中耳受損後流出來的!不過還是有很多炮兵在戰爭之後聽力嚴重受損,因為很多時候是顧不上自己耳朵的,只要能把炮彈射到敵人頭上!炮兵中哪種類別傷殘軍人最多,大概就是聽力受損。),這巨響讓所有稍遠些的喊叫都等於無效,耳朵上面都聽不見!

    二十幾秒後,內門奇內城裡又將出現一個巨大的爆炸點!無論是建築還是德國佬的掩體,在它面前都是那樣不堪一擊!

    紅色的火光中,氣浪就像一堵牆一樣爆發,加上夾雜其中的彈片和炸碎的磚石能將整幢幾層樓的建築一下子炸塌!炮兵們看不見,遠處小城內的一輛三號坦克被整個掀翻——一發203毫米炮彈就貼著它命中,整個被掀翻,履帶朝天!

    b-4的炮手們在20分鐘內不需要調整射角,只需要卯足了勁發揮出手中這幾個龐然大物的最大射速,將鋼鐵與死亡投射到敵人頭上!

    在鋪天蓋地的炮擊準備和延伸炮擊中,擔任正面突擊任務的兩個坦克營同一個機械化步兵團在20分鐘內就突破了寬度1.5公里、縱深近一公里的德軍第一和第二道防線,幾乎就沒遭到多少抵抗!一切敢於頑抗的力量被無情消滅,戰壕和工事已經不完整,集中起來的近乎兩個團的火箭炮和超過300門82毫米以上迫擊炮把這裡都犁了一次!

    瓦圖京手中可不止一個火箭炮94團,也不僅僅只有m-13:他還有20多門⑵m-8-16和60個威力恐怖的m-30型300毫米火箭彈發射架!

    最新裝備部隊的m-30是一種超口徑火箭彈,採用單發發射方式,每個發射器都被架在地上,就像個鏤空的長柱形板條箱!他們被佈置在步兵一線戰壕後邊,工兵和火箭炮兵做了半晚上的「挖掘機」,因為它是架在地上發射,需要固定。

    很多人是第一次看到m-30,和習慣中的「喀秋莎」外貌沒法比,甚至似乎有點靠不住!不過它的威力不是發射器簡陋的外表能夠體現的:它的戰鬥部直徑達到了300毫米,威力巨大!雖然火箭彈後部的火箭發動機直徑只有152毫米,這樣雖然相當於減少了火箭彈發射藥的藥量,導致m-30的射程只有2800米,不過m-30火箭彈戰鬥部裝藥達28.9公斤,比203毫米榴彈的威力還大!

    拖著火焰的m-30越到空中,很快就會失去蹤影,不過很快之後,兩公里多外就會出現一個令人窒息的巨大火球!

    近三十公斤炸藥被壓縮在厚實的鋼鐵外殼中,瞬間爆發出來的能量不是什麼土木工事能夠承受的!半徑幾十米內半暴露的人就是沒被彈片擊中,巨大的聲響和振動與衝擊波就能讓他內臟出血!

    坦克們衝在最前方,為步兵打開通道——天明時進抵城市外圍就是勝利,後邊步兵們不僅僅有手中的輕武器,連76毫米加農炮都被拖上來,在天明後將會進行最艱苦的城市攻堅!

    黎明的光亮終於出現在東方天際,指揮部裡接到報告:兩個機群將在15分鐘後抵達內門奇內上空,那是白俄羅斯方向前來支援的戰鬥機、轟炸機混編部隊。

    「一切都在計劃中,分秒不差。」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