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蘇聯英雄

第一卷 第五百五十章 巨大財富 文 / 血蝠

    第五百五十章巨大財富

    鑽石,大自然賜予人類最美麗的也是最昂貴的物質和財富!

    作為西伯利亞的整個勞動營管理體系的第一負責人,現在貝利亞很忙,如果不是非常重要的事,他是不會花費幾天時間從新西伯利亞自己辦公室那永遠忙不完的工作中脫身的。

    工作累人、千頭萬緒,但那也是在「人間」,總比到蠻荒地區強些。

    貝利亞也不容易,隨著大量普通勞動力被徵召,西伯利亞的林業和礦業生產已經部分交由勞動營負責,這讓他這個負責人壓力倍增。在西伯利亞這麼些年,他已經適應了這裡的環境,平時並不能老呆在自己舒適的辦公室的,但現在這樣折騰更讓他精疲力竭。

    至於莫斯科,那算是空閒時的美好回憶吧。

    不過他在某些地方也算是喜歡現在的工作——在自己管轄的領域,他就是神、能夠決定一切得神!在這裡沒人會反駁他的決定,除了來自莫斯科的文件,他不需要向任何人匯報。

    前段時間白俄羅斯前線大批「勞動力」的送達,讓勞動營管理局工作量大增,不過也緩解了勞動力嚴重短缺的情況,不然那些需要重體力勞動支持的生產項目產量有可能受到影響,而那些恰恰是維持戰爭必須的。

    將數量龐大的法西斯戰俘分配往不同的勞動營,這項工作都還沒幹完,車爾尼雪夫斯基南部近100公里處,一個林業生產點的一個偶然發現打亂了貝利亞的日常工作。

    那裡原本只是個極小的名叫米爾內的居民點,大部分都是雅庫特人,常住人口數量還不到200,放在西部地區也就是一個農莊的規模。去年林業部門在那裡設了個小型採伐點,不過由於交通並不怎麼方便。規模很小,戰爭開始後生產也就停滯了(因為小的採伐點不是被撤銷,就是留下極少看設備地「老弱病殘」、其他人員補充到增兵後勞動力不足的林業生產基地。)。

    上個月林業工人在維修菜窖時,一名工人偶然從底下風化的岩石裡發現幾大塊岩石裡有亮晶晶的晶體,數量不多,有幾顆就如同沙子一樣大小,不過有一顆都快超過鴿子蛋了。

    很巧,那個名叫揚科夫斯基的老林業工人以前做過一段時間的玻璃切割安裝工。多了個心眼:把石頭敲碎取出晶體,找了塊破玻璃當做「玻璃切割刀」試了試。

    這不試不知道、一試「嚇一跳」——他懷疑自己偶然找到的這四五顆亮晶晶的晶體有可能是金剛石!

    揚科夫斯基以一名『共產』黨員地意識立刻報告米爾內黨小組,黨員們意識到這項發現的重要:因為往菜窖下面再挖了20公分就是同那些風化石一樣的岩層,而且也有更小一些的同類晶體偶然分佈!

    不說那顆比鴿子蛋還大點、沒有裂縫的淡黃色晶體價值幾何,腳下的那些岩石中可能蘊藏著一個巨大的礦藏!

    出於保密,三人黨小組沒有在米爾內公開這項發現,而是趕了兩天的爬犁到車爾尼雪夫斯基報告上級(兩地沒有電話線,而無線電因為缺少配件暫時使不上。)——一周後從雅庫茨克趕到地礦物鑒定人員捧著那枚「巨大」的晶體興奮得差點控制不住!

    金剛石。包括那枚淡黃色的和其它四顆小晶體都是貨真價實的金剛石!

    得到匯報後,薩哈自治共和國礦物管理局立刻派出人員前往車爾尼雪夫斯基,把能夠拿出來的輕型地鑽機拆開,和人員、其它設備用運輸機運往車爾尼雪夫斯基。而幾乎在同時,靠能夠聚集起來的爬犁和牲口。沿著古老的林中通道打通了車爾尼雪夫斯基前往米爾內的交通線。

    那枚巨大地金剛石被送到雅庫茨克之後,紅軍還派出人員,同礦務局一道前往發現地。

    貝利亞一下飛機,這裡撲面而來的寒風就讓他不得不緊了緊自己的尼大衣。「零下四十度。」在看到自己呼出的熱氣瞬間變成白霧之後。貝利亞心裡不自覺的閃過這個念頭。

    冷,實在是冷!放眼望去是淡淡的冰霧,人的帽子上都是凝結的冰霜。

    金剛石礦地發現打亂了貝利亞的日常安排,莫斯科要他來一趟:從前線送來的戰俘正不斷給他主管的部門提供勞動力,雖然幾年的西伯利亞工作讓他瞭解了這片基本還未開發的區域,但就像厭惡那些法西斯戰俘一樣,自己從未喜歡過這片土地。

    不喜歡也要來,因為它的重要。

    鑽石是那樣的神秘與誘人。有些人更是會為之瘋狂!到了20世紀四十年代,伴隨鑽石地已經不僅僅是舊時代那神話般地傳說、宗教色彩的崇拜和畏懼,還是勇敢、權力、地位和尊貴地象徵;也已不是舊世界時的那麼神秘莫測,更不是只有皇室貴族才能享用的珍品。

    鑽石是過琢磨的金剛石,而金剛石是一種天然礦物,是鑽石的原石,但有時人們對二者並不加細分:不過對於戰爭而言,這就需要進過細分了。因為它們兩者間有很大的不同使用途徑。

    戰爭打得如火如塗。花這麼大的力氣去挖一些只能看不能用的石頭幹嘛?就算這會發現的是個巨大的富金礦,國家也是極有可能到戰後再開發——美**援都「欠賬」。黃金都基本上沒用,對於戰爭而言還不如多挖些鐵礦、多煉出些能造坦克大炮鋼材有用。

    「鑽石」,那是瑰麗無比的珠寶,和平時期用它能得到巨大的財富,包括硬通貨,甚至可以說它本身就是財富;而「金剛石」不是貴婦人的珠寶,這可是保證工業生產中某些對於戰爭至關重要的「高精尖」技術極度重要的材料!

    金剛石是自然界中最堅硬的物質,具有許多重要的工業用途,如精細研磨材料、高硬切割工具、各類鑽頭、拉絲模等等,高質量的都要用到它。而且金剛石還被作為很多精密儀器的部件,雖然蘇聯的軍工體系是力求務實、「管用就行」,但相對的「高精尖」也不少,很多地方需要工業金剛石!

    而且這「高精尖」還不一定是造精密儀器:玻璃刀就得用它(人造鑽石這會還不存在。)。

    從米爾內的發現看,那裡極有可能是個金剛石富礦,上邊當然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因為它對贏得戰爭有幫助!

    不過就算是戰爭「看輕」了寶石級金剛石(鑽石)的用途,那枚重達到300克拉、巨大的淡黃色金剛石還是在蘇聯高層引起小小的轟動——其實前往立陶宛的林俊已經看到過它,「換個一堆卡車沒問題。」

    林俊的話是閒話,它的價值當然巨大,不過蘇聯是不會把它去換美國卡車的。

    那枚巨大的金剛石也經過了貝利亞的手,他進過克里姆林宮的鑽石庫,見過沙皇俄國遺留下來的那些令人眼花繚亂的珠寶與鑽石,也算見過世面。

    莫諾馬赫王冠、彼得大帝加冕王冠、葉卡捷琳娜二世的大皇冠,還有權杖上那枚巨大的「奧爾洛夫」鑽石,貝利亞都見過。而林業工人發現的那枚還未經過加工的原鑽,就是個外行看過後都知道能夠加工出國寶級的鑽石來,雖然不大可能超過「奧爾洛夫」,但也夠讓人興奮!

    這次貝利亞助手的包裡還有三枚「勞動紅旗」,他要頒發給發現鑽石、礦藏與及時上報的三位同志——巧合鑄就了發現,加上揚科夫斯基的認真;不過如果是自私的人會這麼做嗎?

    「我們的同志中大部分都是好同志!」

    地質隊抵達米爾內後立刻投入工作,鑽機一鑽,幾個鑽孔一打,發現這是個巨大的金伯利巖巖筒、斑狀結構且富含顆粒粗大橄欖石,典型的金剛石富礦!

    連鑽出的巖芯裡都找到了細小金剛石,顯然這是個極佳的富礦,而且還有更令人振奮的消息——這個巖筒直徑超過一公里!

    有經濟價值的原生金剛石礦床都產於金伯利巖巖筒中,巖筒的面積一般不足1萬平方米,雖然鑽探工作剛算開始,但這已經都讓人興奮的了!

    在車爾尼雪夫斯基的市黨委(在薩哈自治共和國,3000人的居民點百分之一百就是座城市。),貝利亞聽取了當地領導的最新匯報。

    「雖然目前鑽探工作剛剛開始,但從目前的情況看,就是進行大規模的開採,這個鑽石礦也至少能夠開採30年以上!」車爾尼雪夫斯基市黨委書記薩拉科夫向貝利亞匯報。

    現在鑽石礦發現的消息已經被嚴格控制,屬於軍隊和內務部共管,這礦務局倒成了「礦工」,地方更是插不上多少事物——薩拉科夫管著個「蠻荒城市」,但這座「蠻荒城市」是距離米爾內最近的大居民點,這對他和車爾尼雪夫斯基都是個機遇,也難怪他說話有些興奮——這一個多月抵達這裡的人比推翻沙皇后20多年來加起來的都多!

    這是個巨大的富礦,如果真能夠大規模開採30年以上,如此規模,不僅僅蘇聯自己使用綽綽有餘,還能大量出口,這其中的財富和它帶來的工業效能是難以想像的!

    鑽石,大自然賜予人類最美麗的也是最昂貴的物質和財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