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蘇聯英雄

第一卷 第四百六十一章 斯拉夫告別曲 文 / 血蝠

    第四百六十一章斯拉夫告別曲

    1941年11月17日,上午8時,新西伯利亞。

    皚皚白雪,三輛嘎斯轎車和一輛卡車組成的車隊出現在火車站,直接駛進站台。風雪中一隊隊的士兵從汽車旁邊經過,那是即將乘坐火車駛往西部參戰的士兵。

    「很年輕,都是好小伙子。」伊戈爾-瓦西裡耶維奇-庫爾恰科夫看著窗外的部隊,和邊上的克留喬金少校說。

    「是的,都是好小伙子,應該是新西伯利亞徵召的新兵部隊。」

    伊戈爾-瓦西裡耶維奇-庫爾恰科夫,新任「鮑羅金諾」工程副總工程師,「原子城」實際的技術第一權威(白圖柯是理論第一權威。);克留喬金少校,,「原子城」警備部隊核心分隊副隊長,內務部少校。

    「我們該下車了,院士同志。」

    「少校,我還不是院士,請別這樣稱呼我,還是叫我教授比較妥當。」

    「好的,教授同志。」少校沒有反駁。

    這幾年來兩人幾乎每週都會碰到幾次,但近僅限於工作方面,個人的交情只能算「認識」而已,叫得出名字和頭銜。在原子城,科研人員和警備部隊之間有非常明確的界限,這「認識」也是因為兩人都處於最核心部分,在工作中免不了有所銜接才認識:很多工程師和教授,根本不知道那些每天都要檢查自己證件、面熟的不得了的士兵和軍官到底叫什麼。而另一頭也只是知道他們的名字的職務,其他一概不知。

    保密,一切都是為了保密!

    庫爾恰科夫已經很長時間沒有離開原子城,過的日子和原子城裡的其他人一樣,某種程度上地與世隔絕,雖然原子城本身就像一座城市,一座戒備森嚴、紀律嚴明的城市。

    戰爭爆發已經快半年。這點他知道:為了鼓勵同志們的工作積極性,原子城每週都會刊發一份內部報紙,其中就有關於戰爭進程的新聞。

    庫爾恰科夫原來是二所所長,屬於核心高層,知道的比一般科研人員要多一些:幾乎都是利好消息,但他能感覺出前線應該打的非常艱苦。有他這樣想法的人很多,不過大家只是不說而已,把焦急的心態轉變成了夜以繼日忘我工作地熱情。

    這次離開原子城前往莫斯科是接到統帥部的直接命令。原本的人選是總工程師白圖柯同志,但他入冬後病倒了,超負荷的忘我工作讓老同志的身體不堪重負,最後決定由副總工程師前往莫斯科匯報秘密武器的研究進度。

    今年上半年蘇聯科學院已經吸收庫爾切科夫為科學院院士,但他一直沒有時間,也沒有機會去接受證書和那枚金質徽章。這次難得的出門,讓他有機會「真正的」獲得蘇聯科學家最看重地一項頭銜——蘇聯科學院院士。

    最高統帥想知道秘密武器的研究進度,就要由權威人員直接向其匯報。斯大林不需要聽那種官方式的報告,這就不允許借第三者的口。

    警衛員打開了車門,庫爾恰科夫拎著自己的公文包下車,正了正自己地黑色呢帽。公文包裡放著他這次需要匯報的「官方式材料」,沒有一點技術上的價值——有價值的東西都在他地腦子裡。但就是這樣。這個公文包還是屬於一級機密,在身邊衛兵的重重保護之下!

    相對於文件,教授本人更是重中之重:他不允許同衛隊成員之外的人有任何接觸,包括語言和身體上的接觸——他是被隔絕的!這不僅僅是為了保護這位「國寶級」的科學家。也是為了防止機密外洩。

    克留喬金少校和他的二十名部下就是負責教授此行的絕對安全,將全程護送,少校自己更是要24小時貼身保護教授——不僅僅是保護,也有監視地責任在,對於這點,庫爾恰科夫心知肚明。

    為了保密,這一切都值得。

    西伯利亞初冬氣候多變,為了絕對安全。乘坐西伯利亞大鐵路的列車是最安全的交通方式。現在鐵路運輸無比繁忙,為此警備部隊讓車站在一列運送部隊的軍列後邊加掛了一節臥鋪車廂,保證教授安全抵達莫斯科。

    邊上都是部隊,士兵們主動給這一隊全副武裝、高度戒備的軍官和士兵讓道——誰都看得出來,這一行內務部的人非常重要,挎槍的方式都不一樣,那是隨時可以射擊的姿勢。

    不遠處就是列車,邊上地站台也停著即將發車地軍列。除了一節臥鋪車廂。其它所有的都是悶罐車。

    月台上傳來熟悉地音樂。士兵們不自覺的放慢了腳步,但庫爾恰科夫一行人並沒有停下。而是快速進入車廂。

    連車窗的窗簾都是放下的,但聲音還是能夠穿透車廂板傳到裡面。這會,警備人員和教授同志才有時間去聽那激動人心的樂曲。

    站台上,一隊隊士兵走過,新西伯利亞紅星歌舞團合唱隊的同志們正在用自己的音樂和歌聲為同志們送行。當女聲的《喀秋莎》結束,站台上的歌聲停頓了一會,彷彿是在突然之間,雄壯的合唱聲再度響起!

    士兵們停下腳步向合唱團敬禮,連臥鋪車廂兩頭走廊上的衛兵都不自覺的敬了個軍禮——響起的不是國歌,而是振奮人心的《斯拉夫進行曲》!

    沙俄時期的士兵進行曲在多年以前就已重新譜曲,但這次在慶祝十月革命24週年的紅場閱兵式上,軍樂隊演奏的旋律沒變,但它已經有了適合衛國戰爭的詞。

    那樣的激動人心,那樣的雄壯和一往無前!

    月台上不斷奏起進行曲,樂曲陣陣響徹四方。

    戰壕中硝煙瀰漫,戰士們整裝上前線!

    進行曲伴我們攻克冬宮,又隨我們進軍柏林!

    俄羅斯已經站起來了,大路上進行曲傳向前方。

    只要祖國發出召喚,我們即刻投入神聖的戰爭,去保衛自己可愛的家鄉。

    田里裡麥浪滾滾,祖國在闊步前進,用和平的勞動換來幸福的生活。

    只要祖國發出召喚,我們即刻投入神聖的戰爭,去保衛自己可愛的家鄉!……

    歌聲讓人熱血沸騰,同《神聖的戰爭》一樣,伴隨戰士們一往無前!

    「《斯拉夫進行曲》的告別,戰士們告別親人上前線,如果我們能早一天研製出原子武器,就能早一天結束戰爭!」車廂裡庫爾切科夫腦子裡出現的想法都讓自己感到害怕——原子武器可能具有的威力他心中有個概念,如果它運用到戰爭中,歐洲可能成為人類的禁區!

    但原子武器不得不研製,還要竭盡全力!因為你不研製,法西斯和帝國主義國家也會研製,到時候變成人類禁區的也許就是自己的祖國!

    庫爾切科夫再次感到一絲的矛盾,只是這個矛盾不是由自己能夠左右的,他能做的就是讓蘇維埃盡快擁有那種威力恐怖的新式武器!

    《斯拉夫進行曲》、《斯拉夫女人的告別》、《向斯拉夫女人告別》…為什麼其它國家對這首進行曲會有如此之多的不同譯法,因為它的含義——親人向士兵告別,戰士們向親人告別,義無反顧奔赴前線,可能再也不能活著回到家鄉,告別也許就是永別!

    這會不僅僅是新西伯利亞,在蘇聯各地,當戰士們出征時,同志們常常會用它為士兵們送行。祖國發出召喚,同志們即可投入神聖的戰爭,去保衛自己可愛的家鄉!

    昨晚,在普裡皮亞特大沼澤,從明斯克派出的飛機空投下了聯絡員,而一同空投的除了游擊隊繼續的藥品,還有一張最新版本、剛剛刻錄的《斯拉夫進行曲》唱片。

    在整條戰線上,無數新刻錄的《斯拉夫進行曲》唱片被送往各部隊,用以激勵軍隊的士氣!這會在林俊的辦公室裡,唱機就在想起這首進行曲的雄壯樂音——裡面的一句歌詞還是林俊這個蘇聯副統帥建議的——進軍柏林!

    「讓所有人都知道,我們的目標是進軍柏林!」林俊這樣告訴身邊的人。

    上午8點30,就在西伯利亞加掛臥鋪車廂的軍列發車的那一刻,朱可夫向林俊報告——預備隊方面軍前鋒抵達斯托爾布奇,經過激戰,已經突破德軍防禦!

    「草原方面軍前鋒裝甲部隊已經抵達涅曼河斯托爾布奇南側大拐彎南岸,攻佔了德軍為進攻斯托爾布奇設立的登陸場!安德烈,合圍圈的鐵閘已經關上了!」

    林俊「唰」的站了起來——這一刻,德國中央集團軍群已經是牢籠中的困獸!

    「命令明斯克一線所有廣播,告訴法西斯,他們的退路已經被切斷!不投降,等待他們的就是滅亡!」

    「是,副統帥!」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