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蘇聯英雄

第一卷 第二百八十三章 地面主力 文 / 血蝠

    第二百八十三章地面主力

    林俊曾經勸阻了斯大林盲目擴充機械化軍的想法,以力所能及的速度建設這個在陸軍中具有強大突擊能力的軍事集團。

    紅軍的步兵軍數量已經達到63個,絕對數量世界第一,但這些部隊雖然編有一定的機械化部隊,但「步兵」就是「步兵」,從現在戰爭的速度看可能會在不遠的將來落伍,為此從去年開始蘇維埃再次擴充機械化軍的數量。

    會議的第二天規模擴大,斯大林將除歸屬於遠東紅旗特別軍區的第30機械化軍外的所有機械化軍軍長召集到克里姆林宮,這是紅軍歷史上少見的軍長大集合。

    被召集到莫斯科的28名軍長(番號暫缺第29機械化軍)並不知道中央的意圖,在抵達莫斯科後向國防委員會報道時,才發現抵達的軍長越來越多,覺察到這次是機械化軍軍長大集合。

    現在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不可能發生大的軍事行動,中央才會將這麼多部隊主官調集莫斯科,暫時將指揮權交由副職和政治委員。

    林俊在裡加時曾經答應圖哈切夫斯基,給波羅的海沿岸軍區幾個師的支援部隊,這次在聯合會議前也已經與斯大林進行了溝通:斯大林同意林俊的建議,他清楚波羅地海沿岸軍區會是蘇聯整個防禦圈的薄弱點,為此決定重新組編第29機械化軍。

    斯大林這次很給林俊面子,第29機械化軍原編有第57、第61坦克師和第82機械化師,為了完成林俊的承諾,斯大林決定將現在在莫斯科特別州「無所事事」的紅軍王牌、不同體系的內務部直屬第一機械化師編入新組建後的第29機械化軍,由林俊的親信、內務部直屬第一機械化師師長費科奇諾夫少將兼任第29機械化軍軍長。

    林俊並沒有反對老爺子的好意,現在地戰略是先敵進攻,波羅地海沿岸軍區需要一支攻擊力超強的部隊。圖哈切夫斯基手中有了這個實力超強的鐵拳,德國的北方集團軍絕對沒什麼好果子吃。

    但是,斯大林的樂觀還是讓林俊感覺到一絲擔憂:他太清楚德國人的戰鬥力,一個不好,精銳的機械化第29軍就會全體報銷在波羅地海沿岸,「紅色拿破侖」是去擋炮口的,如果不是當初司令員地人選是出於自己的建議,林俊都會有「借刀殺人」的荒謬想法。

    1941年1月3日夜。林俊在國防委員會會議室先期接見了所有的機械化軍軍長們,給明天的會議打前站。

    面前的都是正值壯年的指揮員,上了年紀的只有少數幾位,每個人臉上都顯露著堅毅和自信,因為他們地部隊是紅軍的絕對主力。

    自己曾經的秘書費科奇諾夫一身內務部直屬部隊標識的少將制服,位置就安排在林俊身邊。

    「軍長同志們,明天斯大林同志和中央的領導將接見你們所有人,你們需要實事求是地對自己部隊的情況進行匯報。主要是你們的部隊到底能有多少戰鬥力!」

    落座後,林俊掃視著這些將軍:國防委員會的材料裡有所有部隊詳細情況地資料,但那些資料都是死的,指標根本不能當作中央進行決策的參考。具林俊所知,有些機械化軍由有些坦克團甚至完全沒有坦克。還在等烏拉爾和列寧格勒運過去。

    眼前的這29位指揮員,林俊大部分不熟悉的,只知道這些人的名字,還對不上號。他們中很多人在歷史上赫赫有名。但很多卻並沒有在歷史上過多的留下自己的足跡,殘酷地衛國戰爭犧牲了太多的高級指揮員。

    「我對大家都不熟悉,軍長同志們做一下自我介紹,順便將自己部隊的編制情況介紹一下。我這裡資料不少,但還無法將大家對號入座,就按各自的番號開始吧,問候語就不用了。」

    這樣的會議軍長們還真沒見過幾次,但知道副國防人民委員同志是來給中央打前站的。也預感到會有重大的軍事行動即將展開。

    一個身材魁梧的軍官站了起來,看兵種識別標識是名坦克裝甲兵少將:「我是第一機械化軍軍長切爾尼亞夫斯,部隊駐地盧加市,部隊歸屬列寧格勒軍區,下屬第一、第三坦克師,第163機械化師,第五摩托團,第202獨立機械化營。第50獨立機械化工兵營。報告完畢。」

    軍長同志們一個接一個地介紹著自己。林俊終於將這些資料上地人名和活生生的人對上了號,他從沒去看過這些軍長地個人材料。也就不知道他們長什麼樣。

    記住這些人,他們將是蘇維埃的棟樑:切爾尼亞夫斯坦克裝甲兵少將、諾沃瑟斯基中將、庫爾金坦克裝甲兵少將、格利高裡耶維奇少將、亞力克堅科坦克裝甲兵少將、哈茨捷列維奇少將、維諾格拉多夫少將、利亞比謝夫少將、雷爾巴科坦克裝甲兵少將、拉扎列夫坦克裝甲兵少將、莫斯托文科坦克裝甲兵少將、波格丹諾夫坦克裝甲兵少將、亞甫留斯金少將、奧柏林少將、加爾貝佐少將、索科洛夫斯基師級指揮員(新軍銜還沒有完全實施到位)、彼得洛夫少將、沃洛夫少將、費庫連柯坦克裝甲兵少將、尼奇金少將、列柳申科少將、康多爾謝夫少將、米亞斯尼科夫少將、齊斯恰科夫少將、庫爾沃辛少將、基爾琴科少將、彼得洛夫少將、諾維科夫少將、戈爾波夫少將。

    29名軍長,和歷史有所不同:羅科索夫斯基現在已經是軍區司令,而第4機械化軍軍長也不是那個蘇聯歷史上排的上號的大叛徒安德烈-安德烈耶維奇-弗拉索夫,亞歷山大已經按照林俊的意思讓他靠邊站。

    「根據去年制定的戰時標準,標準的機械化軍應該編有兩個坦克師、一個機械化師、一個汽車團和其它輔助部隊,現在你們逐一對自己部隊的具體情況概述一次,有什麼問題?」

    人認識了,就該瞭解部隊的實際情況。機械化軍是目前紅軍坦克裝甲部隊中的最大編製單位,可以作為集團軍的一個組成部分、也可以直接隸屬於軍區司令部或國防人民委員會。

    機械化軍一般都是在合成兵種部隊和騎兵部隊的基礎上組建的,編制內的各坦克師,大部分是在原有的各坦克旅、隸屬於騎兵師的各坦克團或隸屬於步兵師的獨立坦克營的擴編而成。

    如果單看數據很振奮人心,機械化軍內的兩個坦克師戰鬥力簡直恐怖!每個坦克師兵員有10940人,重裝備包括坦克375輛(包括63輛kv重型坦克、210輛t34、102輛bt快速坦克和t-26輕型坦克。),裝甲車95輛、野戰炮28門(包括12門152毫米榴彈炮、12門122毫米榴彈炮、4門76.2毫米加農炮。)

    加上那個有大量輕型坦克的機械化師和其它輔助部隊,一個機械化軍將有1031輛各式坦克,單單kv和t34加起來就有驚人的546輛!

    坦克和機械化部隊只佔到蘇聯紅軍總數的十分之一,但顯然它們在大決戰中所能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地面戰的絕對主力。

    但問題上那些指標只是數據,實際情況並不樂觀:第一至第12機械化軍基本滿員,裝備也相對現代化。但其它機械化軍就情況不妙,人員定額達標率只有百分之六十左右,老式坦克的維護工作以及零部件的短缺是面臨的一個大麻煩:一陣統計,大概有百分之三十的坦克需要大修,不然只能當炮台用,而18%的坦克無法就地修理。

    做為最先建立、隸屬於西部五大軍區的那些機械化集團軍也是漏洞百出,單單汽車一項達標率也就是不到百分之五十,牽引車達標率剛過一半。

    是軍工部門不努力嗎?不是,雖然還沒達到真正戰時的生產速度,但已經算是很有效率。

    是上層的問題嗎?不是,中央很關心,林俊和其他所有人都一直在努力工作。

    問題出在擴軍的速度上,兩年時間擴軍400萬。人倒是不擔心,中央還有大約30萬去年新招的部隊作為預備,可以填補機械化軍和其它部隊的缺額,裝備補充需要加把勁了。

    說到那些新兵,有一點是非常值得稱道的,和西方世界的污蔑宣傳說蘇維埃的新兵什麼都不懂不同:蘇聯所有男女青年都要接受醫療和軍事方面的訓練,這意味著軍人在入伍前就已經接受了超前的軍事訓練,這點上大概只有後世的以色列能比。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