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重生之經濟強國

大道小說網 第028章 【華僑知青】 文 / 放映員

    【今天發現那鮮花一下子多了十朵,也不知道是哪位戰友支持的老張,老張很感動。不過好像那鮮花是要錢才可以砸的,老張雖然感激大家的支持,但也不想大家浪費錢。所以老張呼籲一下,別砸那鮮花,挺浪費錢的,支持老張就多砸幾張推薦票好了。】

    ※※※

    這些在城裡享受慣了小資情調的新知青們在失去了初來到北大荒的新鮮感之後,很快的就厭倦了北大荒的荒涼和寂寞。便開始有人抱怨了,覺得這裡跟宣傳中的北大荒完全不一樣。

    這個時候,老三屆的知青們就會以前輩的口吻告訴他們:「你們這算什麼?咱們當初來的時候,這裡就只有破草房,荒草地。一幫穿著破棉襖,綁著烏拉草的老農敲鑼打鼓的舉著橫幅迎接我們。相比起來,你們可是要幸福多了。」

    胡鬧的父母最近很忙,因為倆人都是文藝宣傳隊的隊長,要起到宣傳作用,安撫新知青的情緒。這不,每天就穿插在各個連隊。遇到那些叫苦叫累的新知青,胡振華就扯開嗓子喊:「你們來到這裡就是為了響應黨的號召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越苦對你們的改造就越好,要盡快改造成像工人農民那樣的人。把你們身上的『嬌驕二氣』都給磨練掉,成為一塊革命的優質鋼。」

    金秋十月是收穫的季節,金黃色的麥田一直連綿到天際的盡頭,秋風吹過,麥浪滾滾,猶如海潮,帶給你一種無法用言語去描述的美。

    新知青們還沒來得及磨掉身上的「嬌驕二氣」,就逢上了大秋收。為了搶在西伯利亞寒流前面把麥子收進倉庫,每天天朦朦亮的時候,就得扛著鋤頭拿著鐮刀下地。一邊走,一邊還得唱著革命歌曲,什麼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或者打靶歸來。等到天擦黑的時候才能回來,累得甚至都爬不上床。

    有一位新知青就曾說:「我原以為挑大糞是最苦最累的活兒,但是跟這秋收割麥比起來,根本就不算啥!」

    「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火烤胸前暖、風吹背後寒、水中撈麥、龍口奪糧。」這是對當時農忙的真實寫照。

    胡鬧原本挺擔心父母的身體,雖然父母目前都還很年輕有的是資本,但是過早的耗空身子,以後年紀大了身體毛病肯定不少。但是農忙的時候確實是沒有辦法,就得「八大員」(會計、出納、統計、文書、教員、保管員、代銷員和司務長)都得下大田。不過好在因為胡鬧的關係,以及父母組建文藝宣傳隊匯演的功勞,連裡安排吳鳳嬌做了司務長,司務長是不用下田幹活的,只是專門負責送飯。而胡鬧的爸爸胡振華則被安排進了機械班,開的是一台康拜因。

    三連分到了兩台康拜因,康拜因是蘇聯產的聯合收割機,但是遇到暴雨的天氣趕在暴雨前面搶收麥子的時候,光靠康拜因都不行,大家只有鼓足幹勁,不停的揮舞著鐮刀,嘴裡喊著口號:人定勝天,小鐮刀可以戰勝大鐮刀。

    沒有人會偷懶,因為偷懶的人會受到大家一致的鄙視。若是你在收割的時候直起腰,別人看見馬上就會諷刺你一句:「哥們兒,照相呢?」別看這輕輕巧巧的一句話,在那個時代那個氛圍,足以讓你羞紅滿面,然後老老實實的彎腰幹活。

    除了「照相」之外,還有幾句流行語,一個是「打狼」,一個是「勞磨」。「打狼」就是尾巴蛋子,幹活總是最後一個。「勞磨」是指勞動的時候磨洋工。

    當時誰要是被蓋上這麼幾個帽子,那臉就丟光了,累死累活也得把這帽子摘掉。

    ※※※

    「小胖妹,這些花兒漂亮麼?」

    夏雪咬著手指點點頭,大眼睛卻是沒有看著那些花兒,而是眨啊眨的看著胡鬧。這丫頭雖然論年紀已經九歲了,但不知為何,始終像是一個未長大的小女孩兒。相比較妞妞而言,這丫頭黏胡鬧黏的更加厲害,已經完完全全的成了胡鬧的跟屁蟲,不管胡鬧去哪裡她都要跟著,就連胡鬧上廁所也不例外。為這事,胡鬧常覺得很委屈,咱年紀輕輕的就被一小丫頭看走了小鳥。

    「知道這些是什麼花兒麼?」胡鬧轉頭看向了小胖妹夏雪。

    夏雪咬著手指搖搖頭,胡鬧便笑著告訴她:「這些花兒叫做罌粟花兒,原產地是小亞細亞,印度和伊朗。它的花語是死亡之戀,它的美是引人走向墮落和毀滅。」

    胡鬧深深的歎了一口氣,轉頭時卻看見夏雪眨著茫然的大眼睛看著自己,不由撲哧一笑,心想,我跟一個小丫頭說這些,她又如何能懂。

    罌粟花其實就是製作毒品鴉片海洛因的原材料,當然,它同時也是製作藥物的原材料。勝利農場有種植罌粟花的任務,用它的籽漿來合成藥物。這一片田地種植的都是罌粟花,大大的花瓣,淺淺的嫩紅,隨風搖曳,美不勝收。

    胡鬧摘下一朵花兒,輕輕的插在了夏雪的耳際,退後兩步,看著夏雪低垂著雙眸有些不知所措的模樣,開心的笑了。

    不遠處的麥田里響起了知青們的歌聲:「麥浪滾滾閃金光,棉田一片白茫茫,豐收的喜訊到處傳,社員軍人心歡暢,心歡暢……」

    胡鬧和夏雪並排躺在草地上,看著天上的白雲,聽著悠悠的歌聲,不知不覺閉上了睏倦的眼眸。

    北大荒,真美。

    ※※※

    「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國印。流在心裡的血,澎湃著中華的聲音,就算身在他鄉也改變不了,我的中國心。」

    這一批新來的知青中間著實有幾個「扎眼」的人物,為何說「扎眼」?因為這幾個知青並非來自國內各省份,而是來自海外華僑的子弟。他們在父母的殷切期望下回到祖國,參加上山下鄉的活動,磨練意志。當然,其中也不乏存在一些愛國華僑學生偷偷拿著父母的印章去中國大使館辦理回國護照。

    或許有人會覺得這些在國外過著優越生活的年輕人回到國內參加上山下鄉活動,又如何能受得了這樣的苦。實則不然,這些華僑子弟干的比誰都認真。在他們的身上有一個共通之處,就是愛國心,比身在國內的那些年輕人更加具備這一點。

    此時的國內形勢和氛圍與幾十年後大不一樣,放在幾十年後,若是談起愛國心,或許會有大把的人列舉出那些負面的黑暗的東西出來,以證明愛國心就是狗屎,個人利益才是最重要的。但時代不同,在這個時代,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是無法相提並論的。

    原本這些華僑子弟就算放棄了國外優越的生活回到國內也勿需參加上山下鄉活動的,這是國家照顧這些華僑子弟的政策。但是他們義無反顧的加入到上山下鄉建設邊疆的行列中來,吃苦勞累,無怨無悔,由此可見一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