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職場校園 > 隨身裝著一口泉

大道小說網 第二百五十八章 葡萄園 文 / 我要的是葫蘆

    第二百五十八章葡萄園

    伴隨著桃花盛開,村裡其他果樹也隨之開放,不過因為品種不同,開放的時間前後相差很大,這邊已經是滿園春色,有些果樹才剛剛打出蓓蕾。

    劉軍浩院中的土蜂子徹底活躍起來,每天嗡嗡的枝頭上飛來飛去。眼瞅著不少蘆葦管封上泥,他特意掰了一個品嚐。

    釀的桃花蜜,顏色和夏季有很大的區別,微紅中透著乳白,吃到嘴中沙沙的,感覺確實不錯。不過現蜜源很少,土蜂子釀出的也只是勉強夠自己食用,劉軍浩只是嘗個鮮,並未割蜜。

    看村裡人紛紛開始栽種果樹,張倩也動了心思,想著自家院子這麼大,應該種一些葡萄樹。

    按她那意思,葡萄樹自然是種的越多越好,這樣夏天的時候他們家可以賣葡萄,賣不完還能曬葡萄乾,釀葡萄酒。

    劉軍浩聽的直汗,老婆考慮的太全面了點,這和網上說的那個做豆腐的笑話一樣,賣不出還能做豆腐乾、臭豆腐。

    一兩株葡萄樹好管理,但是要翻騰出個葡萄園,估計每天都會栓那裡。施肥、打藥、封土、剪枝等等一大堆的事兒,非把他忙得焦頭爛額不可。

    總之,他的考慮很簡單,一切以舒適的生活為目標。明知道生活太安逸不好,可惜他這人對自己的認識很明瞭,再加上生活過得去,因此也沒什麼動力。要說唯一發愁的,大概就是償還房貸。

    到街上他沒有多逛,直接賣樹苗的地方買了四株葡萄樹。他家兩棵,剩下的給趙教授送去。剛才王老師聽說要買葡萄樹,特意交代給帶的。

    嗯……還有賣柿子樹的,也是兩年苗。按人家的說法,這柿子樹當年就可以掛果。

    買幾株柿子樹也不錯,去年劉五爺送來那半竹筐柿子讓他們兩口子吃的讚不絕口,張倩還掛記著今年自家上街買些醃柿灰呢。

    「這是啥樹苗?」劉軍浩見旁邊幾株銀白色的樹苗有些陌生,就開口問道。

    「核桃樹」賣主簡單的回答。

    「核桃樹,品種不一樣?」他有些疑惑,山上的核桃樹一般都是烏灰色的樹幹,顏色根本沒這個鮮亮。

    「就是咱們山裡邊平常的核桃樹苗,這東西和其他樹苗不一樣,樹皮沒有炸開的時候泛白,葉子上帶白霜,等長到就好了。」

    去年老婆領著一群學生上山打核桃,結果啥也沒打著,下山的時候她還相當鬱悶呢。今年自家應該也種兩株,這樣不出門就能吃到。

    「那……給我來四株……不,六株,葡萄樹和柿子樹也給我各加兩棵。」這個時候他突然想起石鎖,那沙土地上也要栽種一些果木。

    等秋裡果子成熟的時候,石鎖裡的自家吃,其他的朝外賣應該很不錯。

    劉軍浩思著桃樹、梅樹、柿子樹、核桃樹全有了,再買幾棵梨樹苗,自家這就算把果樹種類湊齊。

    哪知開口一問,人家今天沒拉梨樹苗。不過賣家看他是個大賣家,也有結識的心思,說是真想要的話可以下集送過來。

    劉軍浩一想點頭同意,讓他直接把梨樹苗送到老郭的牛肉湯攤子上,這樣他有時間可以過來取。

    雜七雜八的樹苗二三十棵,雖然都不算長,可是樹根上包的土堆卻相當有份量,劉軍浩把電動車前後堆滿才勉強放下。

    出了集市,看看四下無人,用石鎖一收,一路上輕輕鬆鬆的回家。

    快到村口,他才重把樹苗放出,當然各取了兩株放石鎖中,準備等下有時間再栽種,剩下的樹苗他和趙教授兩家平分。

    買的時候沒想那麼多,現進了院子,劉軍浩又為栽種果樹的事兒發愁起來。他前院的地方不小,只是東邊被雞籠鴨捨馬棚兔子籠等等佔據。南面靠牆堆的是蘆葦垛,外加一個花池,再加上那幾棵大楊樹和楝樹,也擠的滿滿的。

    至於西邊則是火頭池,邊上是一大堆硬木頭,靠近院牆是糞堆。

    門前的空間倒不小,不過果樹栽那裡肯定礙事。唯一空閒的地方就是靠大門兩邊和後院。

    他想了想,乾脆把果樹全栽種大門兩邊了事。

    這樣等葡萄樹長大的時候直接上邊搭架形成涼棚,那感覺,也不錯。

    當然劉軍浩栽種的時候特意把路留的很寬,用於行車。那啥現沒買小車,不代表以後沒有。

    張倩中午放學回來,看到院中栽種的整整齊齊果樹後,很是對劉軍浩讚賞一陣。接著她再接再厲,跑回屋中上網,說是想購買一些花種種院中。

    劉軍浩當然支持老婆這個想法,兩個人飯也不做,直接上網查找。

    以前沒怎麼注意,等這邊一,他有點犯暈,西紅柿、向日葵,甚至蒲公英等等常見的東西網上竟然都有賣的。

    這也叫花兒?看人家拍那照片,劉軍浩直咧嘴。應該叫蔬菜和野草好不好。而且圖片,怎麼看都像是p過,選來選去還是自家的好!

    不過張倩卻不認同他的觀點,說這些都是袖珍型的。上學的時候她們宿舍有人種過,特別好看。

    選了半天,後她看中了迷你向日葵種子。劉軍浩扭頭一看價格:100克10元。他趕忙打消老婆這念頭,錢不多少,關鍵是同樣的價格,他可以買一斤熟瓜子了。何況看花盤那麼小,估計到時候根本沒辦法吃,還不如到村裡找些葵花籽種。既可以美化環境,秋天又能炒著吃。

    張倩原本購買慾就不是很強,聽他一說也點頭應是。不過為了多收集些參考意見,她特意十八樓論壇發一個求助帖,想看看大家對種花有什麼意見。

    下午劉軍浩趁老婆去學校的功夫,特意把石鎖中的樹苗全部種上。幾天不見,裡邊大為變樣,野菊花苗全部成活,已經長到十來厘米高,莖稈特別肥實,遠遠看上去泛著逼人的綠。蒲公英也早早的開出稚嫩的黃花兒,零零散散的潑灑綠意當中,宛如碧天裡的星星。

    這些蒲公英算是石鎖中的第二代了,去年春上劉軍浩閒暇無事的時候採了不少種裡邊。等種子成熟後全部落地面上,有泉水的滋潤,種子發芽率百分之百,因此看上去特別顯眼,幾乎每一處都是一大片。

    晚上炒個蒲公英嘗嘗鮮,印象著去年用這做餡包出的餃子很好吃。

    石鎖出品,的確不同凡響。挖掉的蒲公英個個油嫩油嫩的,用指甲一掐,咋咋作響,根本看不到青筋。

    「呱呱……呱呱……」正打量著,突然耳邊傳來幾聲青蛙的鳴叫。

    這玩意兒從冬眠中醒來了?劉軍浩扭頭看去,幾隻碧綠色的大青蛙急速落入池塘中,繼而又浮水面上。

    這些青蛙倒不是他刻意捉的,而是捉蝌蚪喂黃鱔時漏下的。長成青蛙後,裡邊沒有天敵,這些傢伙活的相當自,數量種群有不斷增大的趨勢,去年夏天沒事的時候他曾經數過,裡邊有二十多隻呢。

    他初想將它們捉出來,不過後來看到有只青蛙瓜地裡捉蟲子就打消了念頭。自己引進植物的同時,無意中也把一些蟲卵引入其中,石鎖內氣候適宜,這些蟲子生長的特別快。有青蛙裡邊,正好可以將它們捕捉乾淨。

    劉軍浩由著性子挖了小半竹筐蒲公英,然後給趙教授家送去不少。

    「這蒲公英你是街上買的吧,咱們這裡也有人賣?」趙教授剛看了兩眼,立馬瞅出不同。這菜沒有絲毫蟲叮鳥啄的痕跡,個頭也喜人,和超市中賣的很像。只是味道……他以前吃過,和野生的根本不是一個味。

    「我告訴你,別看這蒲公英樣子很好,可是全是農藥化肥種出來的,還不如咱們去河灘上挖的呢。」他耐心細緻的講解。

    這老爺子啥眼神……竟然敢說石鎖中的東西不好。有時候東西太好也是一種罪過,人家不認為這是野生的。

    「你老仔細瞧瞧,我這可是非老大勁兒從山裡邊挖的,絕對純天然綠色食品,不加任何化學藥品。」

    「真的?」趙教授將信將疑的掐了一片葉子放嘴中嚼,然後點點頭。

    感情這也能夠嘗出來……劉軍浩有點犯暈。沒等他清醒,人家又來一句:「你哪個地方挖的,有時間我跟你一起去。」

    「別……」話一出口,他才暗自叫苦。這要領老爺子上山,自己到哪裡去找那子虛烏有的蒲公英。心中一轉,話從口出:「是上次悟空摘木耳的地方找的,那地方七扭八怪的要走近兩個小時路呢,山上灌木叢多,這次去不一定找得到。」

    「那好呀,我正想看看那株毛枸樹呢,這次你採了多少木耳?幾場春雨一下,野木耳應該長出不少。」他這麼一說,老爺子反而來勁兒。

    年前悟空創造的奇跡他也聽說了,當時還遺憾沒有身臨其境。

    這下,劉軍浩不知道該說什麼好。謊言就是這樣,說出第一個的時候,很快需要用第二個來圓。「沒有采,我看那些木耳太小,就想留樹上繼續長,等有時間再過去。」

    「嗯,你去的時候喊上我,我也跟過去看看。」

    「也好,」劉軍浩點頭同意,心中直翻嘰咕:真不行自己趁早把石鎖中的蒲公英弄一些種山坡上,這樣應該可以糊弄過去。

    晚上他把剩下的蒲公英全部涼拌做菜,這些程序去年都做過,因此做起來特別順手。等放好蔥、姜、蒜攪拌均勻,劉軍浩又往裡邊倒了不少香油。

    「晚上做的什麼飯,這麼香?」老婆恰好放學,剛進院子開始叫嚷。

    「你鼻子挺尖的,猜猜看」他賣了一個關子。

    「肯定是涼調的」做了這麼長時間的飯,張倩也能夠摸出基本套路。

    晚上吃飯,兩個人都吃的很香,後那半缽子涼調蒲公英全部被消滅掉。

    末了,張倩還帶著意猶未的口氣說道:「今天晚上的菜太少,我才八分飽,明天你沒事多挖點蒲公英!」

    汗,老婆真吃出感覺了!其實野菜就是這樣,吃個鮮,真多了也會吃煩。

    「怎麼感覺比去年的還要好吃,你覺不覺得?」張倩收拾碗筷的時候突然來了這麼一句。

    「嗯,有點,我這是山裡邊采的。」劉軍浩只能繼續圓謊。

    「真的,山裡邊多嗎?」

    看著老婆殷切的眼神,他心中升起不好的預感:「不多,你想幹啥?」

    「我準備趁星期天帶領學生上山挖野菜,那蒲公英味道這麼好,來遊玩的客人肯定會買……」張倩越說越興奮。她現一心想著為學生創收,只要有「項目」,立馬論證一番。

    「哪有那麼多蒲公英,這可不比找知了殼,需要滿山遍野跑的。再說我也是看那片蒲公英好才去採摘的,其他沒這麼嫩。」劉軍浩忙阻攔住她。開玩笑,一個趙教授已經讓自己窮於應付,再加上老婆,這下就是把石鎖中的蒲公英全部弄出也不行。

    不過,張倩這個建議倒是值得考慮,蒲公英也算是純天然綠色食品。等明年春上後院中種上一些,應該不愁銷路。

    晚上兩人剛準備上床睡覺,結果張倩想起上午發的求助帖,又拉著他爬起來查看。

    一看下邊的回復,兩人加頭疼。怎麼說呢,那些建議聽起來都很靠譜,可是列出的種類太多,很少有相同的,弄到後,他們都不知道該聽誰的了。

    當然還有不少老朋友也後邊跟帖,他們的回復有針對性,都是圍繞他家那小花園展開的,有甚者提出要過些日子給他們送花種的。

    對這些回復,他們只能一一謝過。至於到底種什麼……現已經成了大問題,還要繼續研討。

    本以為過些日子,趙教授會將蒲公英的事情忘得一乾二淨,哪知道第二天剛吃過早飯,人家就換上球鞋上門。

    劉軍浩推辭不過,只能領著悟空上山。院中的水秧雞子是個麻煩,趙教授旁邊看著,他自然沒辦法收進石鎖中,後也只能學老婆那樣,用磚頭把水道眼堵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