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職場校園 > 隨身裝著一口泉

大道小說網 第七十四章 各種做法 文 / 我要的是葫蘆

    第七十四章各種做法

    劉軍浩也跳下樹,捋了一大把嫩綠晶瑩的榆錢揉嘴裡。估計是這些日子大魚大肉的吃多了,這榆錢分外可口,只覺得嚼起來極有味道鮮嫩脆甜,吃過之後口中還淌滿清香。

    他和張倩聊了一陣子,看時間不早了,就拿了幾大串子榆錢往回走,準備將這些弄回去給趙教授嘗個鮮。

    沒有想到趙教授一吃來了勁兒頭,非要他再去弄些榆錢,說是中午蒸蒸菜吃。於是劉軍浩只得和趙教授一起拎著大筐朝河灘上走去。

    劉家溝雜七雜八的樹多得是,就拿榆樹來說,這東西根本沒有人種,但是卻到處長的都是。尤其是河灘上,是長出了一大片榆樹林。

    他們剛走到河堤邊,就聽叫鄭建學的女朋友不住的開口抱怨:「你到底會不會上樹呀,死沉死沉的,快往上爬呀,我堅持不了多久。」

    劉軍浩朝前走了幾步一看頓時樂了,鄭建學正一臉苦楚模樣,雙手死死地抱住榆樹幹,而他女朋友則咬著牙使勁將他往上推。

    看樣子這兩口子想吃榆錢可是卻上不去樹,只能樹下乾著急。

    他剛想上前幫忙呢,誰知道文霞手上沒有力氣了,突然一鬆,鄭建學「跐溜」一下子從樹幹上滑下來,屁股結結實實的摔草地上。

    「笨死了笨,看我的,等下你推我」那女孩子突然將鞋子一脫,然後對著鄭建學叫道。

    鄭建學的推抗下,文霞扶著樹幹,站他的肩膀上,伸手一抓,就抓住了下邊的一個枝杈。然後她身子一縱,躍上了三米多高的樹枝。

    沒有想到這個看上去柔柔弱弱的女孩子竟然如此利,真是巾幗不讓鬚眉呀!趙教授和劉軍浩二人都一個勁兒的口中發出讚歎。

    「你們也過來了呀。」這個時候鄭建學才發現他們兩人,撓撓頭有些不好意思的打招呼,剛才的場面太傷男人的自尊了。

    「嗯,我們準備弄些榆錢回去做蒸菜。」劉軍浩強忍著笑意回答。

    「榆錢飯?!咱們也多弄點回去讓我媽做榆錢飯吃。」站樹上的文霞聽了也興奮起來,雙手搬著樹枝子開始往下扔榆錢。樹下全部是草地,因此他們也不用擔心衛生問題。

    劉軍浩二人也另一棵樹上開工,他可比文霞利多了,三下五去二,就弄了半竹筐,然後從樹上跳下來。

    他們要走的時候邀請鄭建學兩口子一起回去,沒有想到文霞卻樹上越玩越高興,竟然不想下來了,還一個勁兒的讓他們先走。

    這兩口子真是的,看到什麼都要鮮一把,上次弄個碾子就折騰半天,這次又和榆錢飆上勁了。劉軍浩感慨著背起竹筐和趙教授離開。

    他們剛走出百十米,文霞就哭喪著臉說道:「你趕緊想辦法,我樹上下不去了。」

    「咳……」正吃榆錢的鄭建學一口將嘴中的食物全噴出去,「那……那咋辦?要不你跳下來,我下邊接著。」他樹下著急起來,真是上樹難下樹難。

    「太高了,我害怕」剛才沒朝下看不覺得,現她低頭望了一眼,頓時嚇了一跳,三米多高呢,跳下去非摔骨折不可。

    兩口子一個樹上一個樹下磨蹭了半天才想起用上樹時的招式:文霞小心翼翼的雙手抓住樹枝朝下滑,而鄭建學則站那裡用手抓住她的雙腿,然後兩口子喊著「一二三」來了個空中接力,總算安全著陸。

    王老師雖然有幾十年沒有做榆錢飯了,但是這一套程序還記得順溜。

    她將榆錢洗淨,放上剁碎的小蔥,再加上雞蛋、芝麻鹽、葷油等攪拌,然後將拌好的餡包麵團裡,貼熱鍋上用溫火煎了起來。

    不到半個小時,外焦裡香的榆錢餅子就出鍋了。再用蒜汁、香油一調和,聞起來那叫一個香呀。

    隨著星期天城裡人的到來,榆錢變得加火熱起來,基本上都是男女老少齊上陣,到樹上捋榆錢,一連兩天河灘上的人都是絡繹不絕,一家三口的是佔了大多數。

    河灘上那一片榆樹有幾十棵呢,榆錢多得是,他們就是想摘也摘不光。

    其實單純的榆錢並不是每個人都喜歡吃,關鍵是他們都享受著自己動手的樂趣:既可過把農夫的癮,又能嘗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還能讓從小就城市中長大的孩子增長一點鄉村知識,可謂一舉多得。不少人回去的時候還特意帶了幾大串子顯擺。

    隨著到鄉村遊玩的人越來越多,網站裡的鄉村板塊也逐漸的火熱起來。

    很多人都喜歡把自己遊玩時的照片放上去,網友的讚譽聲中體驗一把快樂。

    這些有關榆錢的照片放上去後果然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帖子很快火爆起來,幾乎所有的網友都學過《榆錢飯》那篇文章,現這些照片瞬間將他們的回憶勾起,一個個都下邊跟帖討論如何將榆錢做成美味。

    群眾的力量是強大的,很快各種各樣的吃法就出現了,做餅子、包餃子、做窩窩頭、熬粥、涼拌榆錢等等。

    劉軍浩終於又盼來了一場春雨,剛吃過早飯,他就拿起網兜領著小皮冒雨到田間轉悠。

    這次就是為了捉草蝸牛,自從收到那幾本養殖方面的書時,他就一直期盼著下雨,老天爺彷彿也聽到了他的心聲,這才幾天時間,春雨再次到來。

    如他所料,河灘上的樹林子裡這個時候草蝸牛很多,不少樹上都爬了五六隻。劉軍浩披著雨衣忙乎了一個多小時,就撿了滿滿一網兜草蝸牛,不過這些蝸牛都沒有自己院子裡找到的大,大的也不過斑鳩蛋那麼大,根本夠不上吃。

    回到家裡後,他將這些草蝸牛全部倒大木盆中,然後又把石鎖中的那些蝸牛弄出來,準備做個對比。可是當他碰到一個雞蛋大的草蝸牛時,突然有些興奮起來,那蝸牛竟然沙土地上產了一大堆卵,個個卵殼都有綠豆粒那麼大小,外邊包著一層白色發亮的薄膜。

    看來這些蝸牛很適應石鎖中的生活呀,不然也不會這麼快就產卵,以後他只要喂餵食物就不用再管其他的事兒了。

    書上說了,蝸牛喜歡陰暗潮濕的地方,他後院靠牆的一側因為樹木的遮擋,每天的日照時間都很短。地上一直濕漉漉的,長滿了厚厚的青苔,這個地方用來飼養蝸牛再合適不過。

    他琢磨著是不是找兩個人這個位置弄個飼養棚,畢竟蝸牛如果後院中亂爬的話,自己種的那些菜就要毀它們口中了。

    不過他想了想就打消了請人的念頭,自己養這東西主要還是自產自吃,因此也不需要弄多大的棚子。只要沿著牆根用磚頭圍上一個小圈,然後再上邊弄一層窗紗就齊活了。

    蝸牛喜歡陰暗,並不是不需要陽光,這紗窗恰到好處的起了遮陰的作用,再合適不過。

    劉軍浩說幹就幹,第二天就找人從鎮上弄了一車青磚過來,現大青山通車後,鎮裡的青磚就賣不動了,主要是這種土磚不結實,很容易斷。

    那些熊孩子學電視上練功夫的時候長做的事情就是手劈青磚,只要把青磚搭成橋型,然後使勁的用拳頭砸下去,十次有九次都能砸斷。

    劉軍浩倒是對磚頭的好壞無所謂,反正他只是準備用壘一個棚子而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