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我的幻想三國

第3卷 第一百三十九章 巡視幽州四 文 / 匣虎

    李嘯天一行辭別賈翊等人,向走而去。下午來到一條河邊,因連日來沒有大雨,河水很平靜,一個木橋橫跨在河上。李嘯天下馬向田里的農人問是什麼地方。農人說這裡還是廣陽郡,前面的河叫做余水,過了余水再走不遠就進了漁陽郡地界。眾人來到橋邊,李嘯天一看,只見木橋有些年頭了,李嘯天對眾人道:「我們分開,一個人一個人過,一快過只怕這木橋承受不住。」說完一馬當上了橋。趙雲想攔也攔不及。那橋在馬蹄下晃悠悠的。李嘯天小心地過了橋,對後面人道:「你們過橋時下心點」。眾人小心地過了橋,還好橋沒出事。黃錯時分,進入漁陽郡安樂縣城。李嘯天這次出巡都換了便裝,都是商旅當扮。來到縣城,找了家乾淨的客店住下。第二天從安樂出發,向狐奴而去。出縣城不多遠就看到一個方正的村莊,李嘯天對趙雲說:「這應該就是新建的流民村了。」趙雲問他是怎麼看出來的。李嘯天道:「舊村因歷史原因,輪廓都是不規正的,你看這個村莊方方正正的,一看就應是新建的流民村。李嘯天來到村邊下馬,眾人也都跟著下馬。剛來到村口,就見村裡跑出幾個拿著木棍的兒童,跑到他們跟前攔住去路,一個領頭的小孩道:「站住,你們那來的,來我們村做什麼?」李嘯天笑著說:「我們是內地過來經商的,路過貴地,想討碗水喝。」呂布說:「這些小孩到有些警惕性,像個小大人。」李嘯天說:「這就是我們的全面戰爭思想。不論老幼都動員起來,組織起來,就不怕強大敵人的進攻了。」眾人來到村內,見都是清一色的茅草房,小孩子們,把他們領到一個曬太陽的老頭跟前,向老頭回報說他們找水喝。老頭看看他們,轉身走了,不一會端著一個大陶瓶過來,遞給李嘯天道:「這裡是清水,你們喝吧。」李嘯天喝了幾口,遞給老頭,說了聲謝謝。老頭問他們從哪裡來。李嘯天說從從豫州來,要到關外販些馬匹。老頭道:「豫州好呀,天子腳下。當年逃難時,我也到過豫州。」李嘯天問道:「老伯家鄉是哪裡?」老頭道:「老家是青州的。去年蟥災,家鄉顆粒無收,可是官府稅賦照收,地主租子照要。沒辦法,只好背井離鄉去逃荒。聽說幽州放糧賑災,就帶著一家老小來到了幽州。老兒命好,來到幽州,官家募兵,小兒子當了兵,官家分給百畝田地,再加上我們普遍百姓分的加再一起也有三百畝田。官府貸給種子和口糧,今年除了還清公家的借糧,還可以自給自足。活了快一輩子了,總算過上了好日子。聽人說這都是平北將軍的恩澤。我們村是官府幫助建的。我們自己還建了座廟,專門供奉平北將軍老人家,求他長命百歲,好庇佑我們這些窮苦人。」李嘯天心說,老百姓真是樸實無華,得到一點點好處就感恩圖報。李嘯天問道:「聽說官府還免了今年賦稅,有這回事嗎?」老人激動地說:「有啊,我可是碰到活菩薩了。活這麼大,還是第一會碰到官家不收田租。而且貸給我們的種子和口糧也不要利,只還本就行了。也不知是那輩子修的福份。」李嘯天說:「那老人家可要把握住機會,多打糧食啊。官家只能免一年的,明年還是要收的。」老人道:「是啊,不過這裡的官家收的少。原來家鄉的都收到十幾年以後了。」李嘯天問道:「怎麼進村沒有看到年青人啊,都是婦女兒童。」老人回道:「精壯們,身板好的都當兵去了。當兵好啊,有餉管吃,退伍回來還給田。年青人都想當兵,可官家要求高,驗上的沒幾個。剩下的都讓官家抽走作勞役去了,那官家也管飯,可沒有當兵的吃的好,有背頭。不過還好,官家還給一些錢糧,不讓白干。逃到這裡一窮二白,誰也想多掙點。地裡的活都是女人們在做。」李嘯天問道:「那些小孩是怎麼回事?」老人說:「那些孩子們呀,當兵的待遇高,那些孩子們都想長大了去當兵。老漢早年學過拳腳,於是就把他們組織起來,平常練練拳腳,沒事就為村子站崗放哨。青壯們都走了,村子裡就剩下些婦女兒童,警惕點還是好的。」李嘯天點點頭,原來如此,這不失一個好方法,回去後要推廣,從小鍛煉,人人尚武,什麼也要從娃娃抓起。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