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替天行道

大道小說網 第一百二十一章 渾天之儀 文 / 可爭

.    一個看上去應該是竹木所製的圓球,連著一套看上去有些複雜的水車,水車正安放在那沿坡而下的山澗之中,潺潺流下的泉水,緩緩地帶動水車,使得那個圓球也是以一種幾乎肉眼難察的速度在緩慢地轉動著,那位老耿頭就坐在那圓球旁邊,低著頭在旁邊寫寫劃劃,身前還擺著一大堆的樹枝,不時抬起頭念叨幾句,也不知道在折騰著什麼。身旁卻居然還有一群鳥兒停歇在他旁邊,卻似是絲毫不怕他一般在那自由自在地踱來踱去,不時側一側頭,向著那老耿頭清鳴幾聲,倒像是在與他對談一般,倒是給這個場景平添了幾分逸趣。

    「這個老耿頭就是喜歡搞些亂七八糟的東西」,那個軍曹陪著笑,向李子秋他們解釋道:「神師與李司馬勿要介意。」

    「老耿頭」,他生怕李子秋他們一怒之下拂袖而去,連忙上前,拍著那個老耿頭的肩膀喝了一聲:「有好事到了,有貴人來看你了!」

    身畔的飛鳥都被他驚得撲翅飛起,一時之間場面混亂不已,那老耿頭顯然是個尋常老漢,並沒有什麼功夫底子,被這軍曹一拍,卻也不由得手上一抖,卻是把樹枝散了一地。

    那老耿頭倒似乎習慣了這樣的事情,連頭都不抬,只是輕歎了一聲,逕自伏下身去拔弄著他的樹枝,倒似在細心地把那些散亂掉的東西撿將起來。

    「老耿頭」,那個軍曹有些尷尬.地朝著李子秋他們笑了笑,加大了音量:「別擺弄你那些東西了,有貴人來看你了!」

    「熒惑入大角,歲在敦火……」老耿頭只.是渾若不覺,逕自擺弄著地上的東西,口中喃喃自語:「好像應該是這樣……又不對……」

    尉遲知道那軍曹與老耿頭也.是廝混得熟了,這種情況也不是第一次見,是以只在一旁站定看著,臉上lou出笑容,卻是沒有上前。

    那軍曹大概也已經見多了這種情況,見怪不怪,只.是哄小孩般地說道:「行了,行了,老耿頭,你要享福了,就別惦記著這些東西了。」

    這兩人在一邊鬧騰,李子秋卻是緩步上前,只顧著.打量著那個順著水流之勢緩緩旋轉的竹木圓球,眼神之上射出越來越難以抑制的熾熱的光芒。

    李軌看著李子秋的神色有些不對,也連忙跟著.移步上前,這才發現那竹木圓球球中套球,還密密麻麻地標著許多奇形怪狀的符號,細細看去,有些還可以勉強看得出來是些數字,但卻還是有絕大部分符號,以他的見識,也只能大致知道似乎是與算學有關的東西,卻是要精深奧妙得多。

    「是了!是了!」對於.此行早有成見的李軌,在一驚之後,卻是不由心下大喜。

    在這個時代,數學也算得上是官學之一,但卻可以說是很是偏門的東西,就算如李軌這等家學嚴謹的世家子弟,也並未曾學得多少,直到現在猛然醒覺,才發現眼前那老頭的寫劃都自暗含算學至理,而那一排排整整齊齊列在那裡的樹枝,分明就是算籌之具。

    在許多人的眼中,術數相通,這計數的學問,卻自是隱含天地間至微妙的道理。尤其是李軌至今也還是有些覺得尉遲畢竟普普通通,現在見到眼前這器具,更是覺得尉遲或許不過只是個引子,讓李子秋這位神師找尋這麼許久的,很可能反是眼前的這位老耿頭。

    李子秋看了一陣,卻自是邁步向前,站在老耿頭的身邊,看著他在地上的那些寫劃,似乎是在沉吟思索著什麼。那老耿頭也不抬起頭來,就好像對身週一切毫無所覺一般。

    「老耿頭!」那個軍曹有個有點掛不住,大聲喚了一聲,那老耿頭卻只是不理他,他也只能無奈地望向尉遲:「我說你也是,把這老傢伙的脾氣慣得益發怪異了,現在你還呆在那幹嘛?!也不趕緊上來勸勸?!」

    軍中人說話直爽,他這幾句話倒沒惡意,只是一心為尉遲著想,還真怕他錯過了這樣的機緣。

    「哦!」尉遲在他們的面前,倒一直是那副憨厚得與人無害的模樣,撓了撓頭,應聲走上了前來。

    「耿老爹」,他有點兒不知道怎麼開口地愣了一下,這才訕訕地說道:「那兩位貴人說要接俺們出去外頭過活哩。」

    老耿頭對於尉遲總算有點反應,搖了搖頭說道:「不去。」

    「呃……」尉遲有點兒無奈地抬起頭,不過看著那軍曹的眼神,只好又努力地試圖勸說著:「他們說外面有大房子,有好吃的,有……」

    「還有好前程」,那尉遲實在有些拙於言辭,說的話就連那軍曹都有點兒聽不下去了,接著說道:「你這倔老頭,就算你自己不想過好日子,也好歹替尉遲想想吧,他才多大的小伙子,你總不會想著讓他在這裡呆一輩子?!」

    「尉遲」,那老耿頭聽到這個字,終於微微地抬起頭來,看了尉遲一眼:「你想跟著他們走麼?!」

    「呃」,尉遲的臉上一片堅決:「耿老爹不走,尉遲就不走!」

    「嗯,也是個有福之人!」那老耿頭坦然地點了點頭,卻是低下了頭去,又繼續擺弄著他的樹枝。

    「你這老兒」,那軍曹氣極,指著老耿頭叫道:「好容易碰到這樣的貴人,你這……」

    「不得無禮!」李軌卻是及時開口,喝住了那個軍曹。

    「涼州大總管節下司馬李軌」,在那個軍曹與尉遲驚訝的眼神裡頭,李軌很正式地整了整衣冠,向著那個老耿頭施了一禮:「前來恭請耿老先生出山相助。」

    他已經認定了這位老耿頭是心中要找的人才,又見得李子秋現在只是看著那球體與地上的那老耿頭的塗抹出神,卻是由著那軍曹與他們越扯越遠,早就已經心中發急,只是礙於李子秋並未發話,是以一直不敢開口。

    只是現在聽著那老耿頭說出這句話,卻更是坐實了他心中的猜想,看到那個軍曹口不擇言,生怕他胡亂說話得罪了高人,是以一時之間不假思索,倒自是開口說了這麼一句。

    那老耿頭只是若無其事地「哦」了一聲,卻是看都沒有看李軌一眼。

    那軍曹被老耿頭的表現嚇了一跳,偷眼望向李軌的時候,這才發現這位司馬對於這樣的反應倒是全無意外的表情,一臉泰然自若,不由得心下暗暗佩服這才叫大人物的心胸城府。卻不知李軌在見識多了李子秋那種突如其來的說話方式之後,卻是已然認定真正的高人大概就是得有這樣的表現,是以現在心下非但沒有生出半分怒意,反倒是微微欣喜。

    尉遲也是愣了一下,似乎有些沒有弄明白,為什麼突然之間李軌卻是對這位老耿頭如此恭敬。

    「耿老先生」,李軌lou出無比誠懇地笑容,望著老耿頭,說道:「此次我乃奉……」

    「你真的是要誠心來請我出山?」老耿頭揚起頭來,看著李軌,逕自開口打斷了李軌的話:「你真的知道我有什麼本事?!」

    「李某確是誠心誠意」,李軌連連點頭,恭恭敬敬地說道:「先生是有大本事的高人……」

    「大本事?」老耿頭微微一哂,指著那竹製的圓球,說道:「你認得那是什麼嗎?」

    「這個……」李軌一時無言,把求助的眼光投向李子秋,卻是發現李子秋正盯著地上原來老耿頭的那些寫劃出神,卻是完全沒有留意到他的眼神,只能口中支吾道:「先生的法器……」

    老耿頭啞然失笑,搖了搖頭,卻是再不吱聲。

    「老耿頭,這些年來尉遲對你好,俺們做兄弟的也都沒有虧待過你」,那軍曹實在是看不下去,長歎一聲,卻是ha話說道:「你有本事也好,沒本事也好,尉遲總是待你比親爹還要親,現在有個大好的機會擺在面前,你就算不拉拔他一把,總也不能再這麼把他生生拖死在這裡吧?!你……你難道真以為這樣的貴人是天天有的麼?!」

    「貴人貴人,你還真當來的是貴人」,他待尉遲一直極好,老耿頭也是看在眼裡,這一放軟姿態,就連老耿頭也不由得輕輕一歎,第一次停下了手中的活計:「那是災星!」

    「老耿頭」,那軍曹勃然色變:「這話可不能亂說啊!」

    「你自己看看」,老耿頭卻不抬頭,只是淡淡說道:「還停在這兒的都是些什麼鳥兒。」

    所有人都被他這句話說得愣了一下,抬眼望去,這才悚然發現,那些方才被軍曹驚走的鳥兒絕大部分都已經飛走了,僅餘下幾隻停在近處,卻居然都是些黑漆漆的老鴰。

    「這……這……」那軍曹艱難地嚥了口唾沫,強笑道:「這豈能……」

    「鳥兒不似人心jian狡,它們反倒是最不會騙人的」,那老耿頭仍然是一副蓬頭垢面的模樣,但現在哪怕就在這位軍曹看來,也是有了幾分隱世高人的模樣,只聽得老耿頭緩緩說道:「老鴰食腐,逐死氣而聚,這次若是尉遲跟著出去,只怕必是九死一生之局。」

    雖說現在陽光尤烈,但老耿頭這句話,卻是簡直就讓李軌他們都寒毛倒豎,而幾乎就在他話一出口的那個剎那,那群老鴰突然之間撲騰著飛了起來,發出陣陣低啞難聽的叫聲,更是憑添了幾分陰森恐怖之氣。就連一直表現得最為粗線條的尉遲,也不由得皺了皺眉頭。

    「尉遲,我生平計算,從無一錯,現在也是為你好」,那老耿頭卻是開口說道:「放心吧,我們的前程總是小不了的。」

    李軌皺著眉頭,不知說什麼才好,那軍曹更是有點兒被這突如其來的轉變弄得有點兒暈了頭,不敢再隨便開口,而尉遲更是自始至終都是這麼站在那裡,臉上掛著一絲憨厚的微笑,卻好似聽不大明白眼前的爭執的模樣。一時間沒人說話,場面漸漸有些僵了起來,流水寂寂,天地間只餘下老耿頭那緩緩擺著樹枝所發出來的輕微的響聲。

    李軌這次都沒有望向李子秋,只是心底裡頭閃過了千百萬般盤算,他現在已經毫無疑問地確認眼前這位不起眼的老者應該是位曠世高人,滿心滿眼都在想著要用什麼樣的方式,才能把他給奉請出去。

    李子秋雖然神通廣大,但現在李軌卻也自是早就摸透了他的性格,也摸清了他的一些事跡,知道了西林寺在昌松的根基,也知道這位少年神師與安家、曹珍的關係都極不簡單,莫說李子秋對於權勢名位極為淡漠,就算是他熱衷於此,卻也是絕無可能低頭為涼州總管府—或者說為他李軌所用,事實上現在李子秋與涼州總管府的關係,莫說是僚屬,幾乎就連合作都自談不上,至少在收復西誠塞這件事情上面,基本上都是由李子秋發號施令,而他與涼州總管府的其他人依令執行罷了。

    對於李軌而言,在形勢比人強的前提之下,這樣的關係當然也不是不能接受,但如果有可能的話,他還是很希望能夠收羅一個歸附於自己的大本事人選,才是正理,是以眼見得現在這老耿頭表現出來的神奇,簡直就不在李子秋之下,他的心思也就益發活泛了起來。

    「唉,既然耿老先生記憶已決,我等也無法強求」,李軌心念電轉,卻是口中歎息道:「只能改天再來拜訪耿先生了。」

    其實事情發展到現在,對於眼下的結果,李軌覺得還是比較滿意的,畢竟如若現在把這個尉遲與老耿頭請動出去,那就是要在李子秋處聽用,倒不如待得此事過後再說。對於此次之事,他心裡也是頗為有數,是以極為認同方才老耿頭的預見,心裡對於收復西誠塞,卻是已經隱隱有些打退堂鼓的意思。

    更何況,以現在這位老耿頭表現出來的能力,對於未來之事的預示洞見,在李軌看來儼然神通不在李子秋之下,就算是以李子秋的能力,李軌也覺得不太可能勸得動他。

    「三十一!」一直沒有說話的李子秋,卻是沒有理會李軌,只是忽然間開口,沒頭沒腦地說了一句。

    其他人面面相覷,不明所以,倒是那老耿頭有些不以為然地瞪了李子秋一眼,再埋下頭去擺著他的算籌,只是沒過一會功夫,他卻是又抬起頭來,望著李子秋,眼神裡lou出驚訝的神情。

    「原來是個少年」,李子秋在他身邊這許久,他卻好似才第一次注意到李子秋,待得看清了李子秋的年紀,卻是lou出了釋然的表情,又低頭排起了另一道算式,嘴裡卻是咕噥道:「治學惟謹,切不可好高……」

    他一句話還沒說完,卻聽得李子秋又自淡淡說道:「三百六十四。」

    「哼!」剛剛一直沒有表情的老耿頭,第一次lou出了怒意,也不再理會李子秋,卻是自顧自地布算了起來,這一次足足過了有一柱香的光景,老耿頭才似乎終於算出了結果,這一次他卻是霍然起身,直直地瞪著李子秋,再掩飾不住眼神之中的震駭。

    旁人或許認不得老耿頭製作的這個東西究竟是什麼,但李子秋卻幾乎一眼就看出來這實在很像是一個水力渾天儀的模型。雖說早在漢代張衡就已然試製成功這種東西,然而在他的記憶裡面,這種東西曆朝歷代,似乎也就只有少數幾個天文學大家能夠製作得出來,卻沒有想到會在這裡碰上一個。

    在經過細細觀察,終於可以認定眼前這個東西確實就是水力渾天儀之後,李子秋就意識到自己這一次無意之間,似乎真的撿到寶了,雖然天文學在這個時代的作用有多大,其實他不是太有概念,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的就是,在這個時候的天文學大家,基本都是學識淵博,雜學多端的象徵,更有很大的機率會是機關巧器學方面的宗匠大師。

    從那個時候開始,李子秋就已經下定決心要盡可能地把這個傢伙給帶回去收為己用,只是看著這個老漢的性格似乎頗為古怪執拗,是以一直隱忍未發,直到方才。

    對於這種自視甚高的怪人,如果能夠一開始就鎮得住他,接下去的事情,或許就會好辦得多。

    良久之後,老耿頭似乎才終於回過了神來,卻是忽然向李子秋說了一句:「跟我來!」

    李子秋淡淡一笑,舉步跟在他身後,卻是來到了另一邊的空地之上,眾人不明所以,但也都跟著走了過去,只見得那一大片地方都被老耿頭整理得十分平整,上面畫滿了橫七豎八的符號與圓圈,還隨處標著「天元」、「地元」之類的文字,繁複無比,簡直看一眼都讓人頭暈眼花。

    這些人裡面也就只有李軌隱隱猜到了一些什麼,上前幾步,緊緊地盯著老耿頭與李子秋,只知道一顆心跳得厲害,卻不知道到底是在想些什麼。

    倒是李子秋還是一臉淡然的模樣,從老耿頭手上接過一根樹枝,在地上指指劃劃,卻是不到片刻就已經將這些題目解答怠盡。

    古代算學之中的天元之術,實則就是以「天元」、「地元」、「人元」、「物元」等名目,來指代未知數,等同於現代數學的x、y、z等,李子秋好歹也是受過現代系統教育的高學歷理科人才,在超越千年的知識累積之下,解出這樣的題目並不用太費力氣。倒是要看懂這些題目,並把這些概念與現代數學之中相互對應,花了李子秋好大的功夫。

    那老耿頭愣愣地看了他半晌,好一會才說了一句:「你……你是人麼?!」

    李軌也是呆呆地望著李子秋,絲毫也不能動彈,眼神之中所流lou出來的,分明也是同老耿頭完全一樣的意思。

    他是世家子弟,見識廣博,雖然對於算學一道並不精通,但也大致可以看得出來這老耿頭在算學之上的水平是何等深奧廣博,而李子秋受年紀所限,哪怕神通法力再過強大,在這種純知識性的東西上面,應當怎麼也不可能與老耿頭相提並論。術數一道,足可究通天人之際,這也是李軌方才會對於老耿頭極為看重,甚至隱然認為他的神通絕不在李子秋之下的原因之一。

    卻沒料到,也就這麼一會兒不到的功夫,李子秋已經又在他的眼前活生生地又造出了一場這樣的奇跡。

    「某家是不是人並不重要」,李子秋卻還是那一副高深莫測的模樣,看著老耿頭,緩緩說的:「某家只是想提醒你,方纔你說你從未一錯,實則在今日這件事情之上,卻是恰恰算錯了!」

    若在方才李子秋說出這話,只怕老耿頭最多不過置之一哂,會是連理都懶得多理會他,然則現在他雖然微微有些漲紅了臉,卻是不敢發作,只是皺起了眉頭,朝著李子秋問道:「不知耿某錯在何處?」

    「錯在這裡!」李子秋指著那竹製圓球之上的一個數字,卻是朝著老耿頭說道:「你可以細細推演一下,這一點與這一點的位置,絕對不應是如此對應。」

    李子秋在天文學上面一竅不通,然而畢竟是受過特殊訓練,在狙擊之時運用參照物對於角度的演算,卻是要求極為嚴苛」剛剛李子秋藉著光線折角,大致看出了其中一個錯漏之處,原本只是想著委婉提醒,卻沒想到就正正能用在此處。

    那老耿頭紫漲著臉,走到那竹體圓球跟前,心下默算,卻是半晌無語。

    其實在中國古代算學之中,恰恰對於角度的運算一直未有所發展,天星定位更多地是憑經驗與其他數值來確定相互位置,卻是難免有所疏漏,更何況這渾天儀原本就只是一個理論模型而已,就算李子秋並未曾看出破綻,隨手一指,只怕這老耿頭也能自己從其中發現也細微的錯誤之所在。

    「懸天之景,薄地之義,皆移千里而差一寸得之」,李子秋看著老耿頭的臉色,卻是慨然長歎:「這天地運行之道,差之毫釐,謬之千里,耿老先生還覺得自己可以洞見得了未來麼?!」

    這兩天被一些事情絆住了,都沒能睡上多少時間,現在眼皮打架中,這章寫得不是太滿意,書友們多見諒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