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替天行道

大道小說網 第一百一十八章 巫詛之怨 文 / 可爭

.    李子秋走出涼州總管府的時候,天色已經漸漸黯下來了。

    大隋歷行宵禁之令,這個時候黃昏閉坊的鼓聲未絕,但街上已經沒有了多少行人。這涼州總管府位居全城中樞,藉著總管府前那高高燃起的火把光影望將過去,滿城燈火星星點點,片片炊煙,偶爾幾個晚歸的行人聲聲傳來,卻是尤顯得分外寧謐詳和。

    「奇怪」,走在李子秋身後的王仁恭負手而立,望著這萬家燈火,忽然感慨了一句:「王某在這涼州總管府長居數十載,也不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的景象,卻怎麼獨獨今天看來,卻覺得……覺得有些完全不一樣的感覺似的。」

    「使君心頭徹悟,洞然本心,再看這在使君翼護之下可以太平寧定的涼州城池,自然會有一番不同的感覺」,李子秋微微一愕之後,卻是笑了出來:「今日種種譬如今日生,昨日種種譬如昨日死。」

    他帶著那一份昌松父老請立神祠的文書,原本確實也有著在適當的時候拿出來配合著勸說一下王仁恭的意思,但卻也並沒有想到最後居然發揮出了比他預想之中還要更要大得多的作用。

    今天王仁恭在他的引導之.下,基本上卻是已經把李子秋所想知道的一切合盤托出,李子秋也由此得以瞭解了王仁恭的心路歷程,也知道了他內心深處最大的執著所在。

    他對於當今天子的那份感情,自.然也不是無源之水,其中當然有當今天子一直以來對他親厚有加的原因,不過很大程度上卻也因為他已經把他人生的目標與當今天子捆綁在了一起,因為他覺得當今天子可以替他實現他心底裡頭那青史留名的最大夢想。

    在隋唐之際充滿了雄健陽剛.的時代,男兒以建功立業,光耀門楣為畢生事業原本就是一種常態,也殊難追究王仁恭這份執著是由何緣起,但可以肯定的一點就是在這麼些年來在他與當今天子的磨合之中,他已經在不知不覺之間把手段當成了目的,把通過當今天子而實現青史留名之夢的心態,直接替換成了當今天子就等同於他心底裡頭的最大夢想所在。也正是在這種心理狀態的驅使下面,以至於王仁恭會在眼前涼州的局勢下面如此進退失據,甚至可以說是漠然待死。

    「說得好」,王仁恭哈哈一笑,意態無比輕鬆歡愉:「今日.種種譬如今日生,昨日種種譬如昨日死,眼下王某今日能重獲新生,盡拜神師之賜。」

    人類的心理狀態可謂是繁雜萬端,但所思所求,歸.根到底不外幾類,馬斯洛的心理需求層次說雖然有些大而化之,不過在許多時候也還是可以套得進許多事情,就有如王仁恭這種渴求青史留名的,事實上他內心深處的最大需要,已然不再只限於現世的種種功名與利益,而更多地是指向於馬斯洛所謂的自我實現的需要的層面。這一層面的需求說起來也有著千百萬種選擇,但李子秋就近手頭可以方便開示得了王仁恭的,卻就是給王仁恭予成就感與使命感。

    坐據涼州,翼護百姓,原本就是衛霍之事業的本.始原初,厲兵秣馬,北擊胡酋,有何曾有人綁住了眼前這位涼州使君的手腳,原先王仁恭之所以會一時之間彷徨失措,無非是覺得當今天子再不顧惜,他所做的這一切功業也就無人認可,由此而失去了全部的意義,然則李子秋的開解,卻就為他指明了另外一條出路。

    若是放在平時,.這個說法或許不能夠讓王仁恭多麼信服,然則在現下他已經被李子秋引導得不得不直面自己內心深處那無從排解的虯結矛盾,在他原本已經失去了所有心理動力的支撐根由的時候,這樣一個原本或許不成理由的理由,卻已經足以成為彷徨無依的王仁恭,惟一可堪支撐的希望。尤其在王仁恭已經在李子秋刻意的引導作勢之下,經歷了一番從希望到絕望,又從絕望到重新看到希望,可以說是在心理之上的死而復生的經歷之後,這樣的接受就變得更為容易而深入。

    畢竟人的天性樂生而惡死,尤其是已經剛剛死過一次的人,應該說絕大部分也都不會再有尋死的勇氣,也都不會放過生存下去的希望,哪怕這樣生存下去的理由其實很多時候只不過是一個借口而已。

    「某家不過借一字機緣,為使君理明些許紛亂思緒」,能得到這樣的結果,李子秋也是心下大為放鬆,嘴角含笑,望著王仁恭說道:「使君言重了,某家愧不敢當。」

    「不過」,李子秋眼神微微一轉,卻是望向了站在王仁恭身旁的李軌:「李司馬可是心中有事?卻是無需隱晦,不妨直言。」

    早在從宴飲即畢,由涼州總管府走出來的這一段路之中,李子秋就已經察覺這位李軌李司馬的狀態有些不對了,非但一路之上都是看著自己欲言又止的神情,有好幾次還簡直想要拉住王仁恭模樣,就好像有什麼話想對自己說,卻又怕王仁恭不肯點頭應允的樣子。

    在王仁恭具帖相請之際,原本李子秋就覺得這位涼州總管應該是有事相請,只不過經過剛剛那麼一幕,他還以為原本王仁恭請他前來,也就只是為了預知未來之事,不過現在看著李軌的表情,卻似是其中另有隱情,心中一動之下,卻是開口相問。

    「神師,此次商請神師前來,原本……」李軌聽得李子秋主動問起,似乎也是鬆了一口氣,連忙上前,開口說了一句,卻就被王仁恭生生打斷了。

    「四郎,神師今日幫我們已經夠多的了」,王仁恭立起一掌,阻住了李軌接下去的話:「此事凶險萬端,就此揭過,勿要再提。」

    「使君,此事干係重大啊……」李軌急得臉色都微微泛紅了,急急地說了一句。

    「王某才是涼州總管,總領西北諸州軍務民政的天子節臣」,王仁恭看著李軌,卻是緩緩說道:「保得涼州一地太平安定,本是王某職守所在,神師是化外之人,今日能命駕來此,為我等指明前路方向,已然是天大的機緣,又如何能將神師也捲入到這一場紛亂因果之中?!」

    「可是……可是……」李軌望向王仁恭,似是有點兒想不明白這位涼州總管卻是怎麼突然之間就改變了心思,只是說道:「可是還有元萬安,還有當今天子,如若不以西誠塞為引,只怕……」

    「胡人剛剛縱馬南下,劫我財物,殺我子民,王某身為涼州總管,北擊胡酋,難道真的還需要什麼借口麼?!」王仁恭淡淡一笑,卻是充滿了說不盡的豪情勃發:「四郎,只要我還在涼州一日,元萬安就翻不出什麼浪花來。」

    「使君……」李軌被王仁恭這突然之間判若兩人的表現,都弄得有點兒混亂了,王仁恭眼前如此振作的模樣,原本也是他這些時日以來所一直期待盼望看到的,然則眼前的王仁恭卻明顯似是有些振奮得過頭了,看起來竟然是準備將那原本已然估算好了的計劃完全捨卻,竟然是一副完全準備與元萬安或者說與元萬安身後的當今天子硬打硬抗的模樣。

    在這涼州之地,以王仁恭的勢力,又是挾著這次昌松的慘勝之勢,或許元萬安甚至當今天子一時之間確實都奈何不了他,但在李軌看來,在有了更好的拖延辦法而不加使用,卻非要弄出這種很有可能激化矛盾的做法來,實在是很不合兵法正道,實在是很有些不可理喻。

    「如此……如此……」只不過王仁恭如此口氣,卻著實讓李軌簡直不知道應該如何相勸,好半晌才憋出一句:「如此太過凶險,使君你這是……是……」

    「是自蹈死地?」王仁恭有些自失的一笑,卻是替李軌接完了沒有說出來的話,李軌長歎了一聲,閉口不語,顯是默認了下來。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王仁恭微微一笑,卻是說道:「王某剛剛已經想得清楚了,神師說得對,廟堂朝議,江湖民心,王某既然二者不可得兼,好歹也應該占一頭吧。」

    「神師如此神通,自當有大用於當世」,王仁恭搖著頭,緩慢而堅決地說道:「豈可因王某今日區區一己之私,而陷神師於如斯險地。」

    「四郎,今後如何,我已然有所打算,是生是死,王某一身當之,自有把握不會牽扯得到你李氏一門便是」,王仁恭現下在李子秋面前也不多所避諱,逕自淡淡說了一句,卻是將頭轉向李子秋,嘴角已然浮起了一絲溫暖的微笑:「經神師此番開解,王某心下一片洞明,朝聞道,夕死可以,現下哪怕情知前路乃是必死之局,王某也可以一片坦然,安心而去。」

    李軌聽得王仁恭這樣說,卻是不由得眼角劇烈地跳了幾跳,望向一直沉吟不語的李子秋,顯是想起了李子秋剛剛在城外對他的那句預言,卻是不由得覺得眼前的一切有種超乎現實的迷離感。

    「使君」,李軌足足呆了半晌,這才無力地一聲苦笑,只是說道:「神師如此神通,簡直已如神佛之屬,你又何需擔心他破不了西誠塞的區區詛咒。」

    其實直到現在,李軌還在如此堅持,雖然是因為這樣的計劃最符合他與涼州李閥的利益,但很大程度上卻也是因為他對於李子秋的那份敬畏,以及不知不覺隨之而生的對於李子秋那似乎真的可以洞明一切的神通法力的信心,要比王仁恭來得更加深刻堅定得多。

    畢竟對於王仁恭,李子秋採用的一直都是旁敲側擊的勸解方式,是為了解開他自己心下的死結,是以雖然王仁恭也是覺得李子秋字字句句似乎都自直說到他的心底裡面,也覺得李子秋確實有著足以照見過去未來的神通法力,有著足以洞明人心的智慧法眼,但更多的還是不由得生出一種知己相得的味道,對於表現出了與年齡完全不符的少年神師,倒是頗有幾分惺惺相惜。

    而對於李軌,李子秋那幾句話語之間帶給他的壓迫之感卻是如此巨大,以至於他直到現在簡直都還自不敢正視李子秋的眼睛。

    這樣的一位神師,又哪會有什麼對付不了的事情呢?!

    「四郎,此事……」王仁恭皺起眉頭,正要再說,卻聽得一旁一直沒有說話的李子秋卻是開口說了一句。

    「呃,兩位在討論的,似乎是關於某家的事情」,李子秋似笑非笑地看著王仁恭,說道:「不知道二位可介意給某家細說來由,由某家自行分判一二呢?!」

    「啊」,王仁恭這才醒過神來,李子秋就站在眼前,他與李軌之間卻就這麼爭論著有關李子秋的前途性命之事,確實是未免有些太不恭敬,不由得一時有些不好意思,連忙拱手說道:「王某情急之下,多有疏忽,神師恕罪。」

    「無妨無妨,某家知道使君也是在替某家著想」,李子秋微笑地擺了擺手,卻是說道:「只是聽李司馬所言,王使君所煩惱之事,似乎與神通法力有關?!某家與軍務民政一竅不通,但獨於神通法力之事,稍有心得,使君不妨向某家分說一二,看某家能否幫得上手。」

    他剛剛聽王仁恭與李軌相爭,並不ha話,就是因為他實在不知道王仁恭所要請托的到底是什麼事情,畢竟他較之這個時代其他人有所勝出的無非就是超越於這個時代的知識與視野,若真的論及具備的軍事方面的問題,他還真可謂是沒什麼把握。雖然眼前看著這個王仁恭跟李軌做事還算kao譜,但是在這樣迷信觀念瀰漫的時代背景之下,若是他們真的把自己當成了什麼神佛再世,讓自己來個撒豆成兵之類的事情,那冒然ha話可就是真的不好收場了。

    也就直到聽到了李軌所說的什麼解除詛咒的事宜,李子秋這才確定自己應該真的有所ha手的餘地。巫祝之術自原始宗教發端以來,就在古代社會長期佔據了一席之地,甚至於在醫術十三科之中的「祝由」一科,本也是因巫祝之術在醫學之中的應用特地設立。而這祝由之術,其實很大程度上與後世的心理治療有著極大的關係,因此身為浸『淫』心理學專業多年的李子秋,自然也曾經下過一番功夫。

    而現代的社會學與人類學的學者對於各地巫術的研究與梳理,也已經到達了極為精細的地步,如弗雷澤那本煌煌巨著《金枝》,雖然並不是專論華夏之巫,但卻已經大體上揭示出了巫術共通的原理,有許多東西也是與心理學可以相鑒相通的。

    雖然聽王仁恭的說話,這個什麼西誠塞之詛咒,恐怕不是什麼簡單的東西,但只要是以所謂巫詛之術而做成,在李子秋看來,卻也就總有可以措手的辦法,至少他總是可以去試上一試。

    「這個西誠塞……」李軌上前一步,就想開口說話,卻是被王仁恭給阻住了。

    「還是我來說吧!」王仁恭見李子秋主意已決,也不好再多說什麼,只是輕輕地歎了一口氣。

    「這個西誠塞」,王仁恭看著李子秋眼前的表情漸漸收斂,只餘下一派的沉凝肅容:「是我涼州軍中最不願提起的名字。」

    「一十三年了……」也不知道是想起了什麼,這位間關百戰的名將臉上,居然不自禁地微微抽*動著,就似乎時隔這麼長時間,然而一旦提起了這個名字,卻還就有什麼至為可怕的東西就爬到了他的面前一般。

    長風吹來,總管府前燈火明滅,映在王仁恭那依稀有些不同尋常的臉上,居然依稀有一種說不出的陰森恐怖的氣氛,就這麼在無形之中蔓延滋長,讓法明不由得低下頭去,輕頌了一聲佛號。

    「已經一十三年了」,過了良久,王仁恭才好似總算是調節好了情緒,緩緩地說了一句:「然而直到現在,每當提起這個名字,王某都還記得那些弟兄們嘶心裂肺的嘶吼聲……」

    …………

    「鍾先生來了?快請進來吧!」鍾林客恭立門前,卻是立即就聽到了元萬安熟悉的聲音。

    他應聲而入,看著眼前的場面,卻是微微一愣。

    已然是更深漏殘的時候了,這元萬安的房中卻是燈火通明,除了自己之外,居然還坐了三四個人,儼然是一副要連夜議事的姿態。

    元萬安與那幾個人一一見禮,這才走到自己的席位前跪坐了下來,這幾個人他倒是大都認得的,一個是元萬安最心腹的手下費能,那個身著軍服的,卻是一位原本在王仁恭手下鬱鬱不得志的涼州將領,見得元萬安挾天子之令前來,卻是賣身投kao,如今也已然被視為心腹。但另外有一個他卻是有些面生。

    「老古跟鍾先生是最後才來,剛剛都沒聽到,阿七你先把接下來的話說完,然後再向這兩位複述一遍」,元萬安淡淡地向著那個鐘林客面生的人吩咐了一句,這才朝著鍾林客微微苦笑:「你說的那位少年神師,這次倒真的做下了好大的事情。」

    「哦?」鍾林客微微挑眉,心念電轉,卻不說話,只是皺眉沉吟。

    他一直以來都未曾被視為元萬安真正的心腹,平時像這樣層次的會議,他很少能有機會參與進來,現下元萬安會想起召他前來,顯然是真正遇上了什麼極為棘手的事情。尤其在剛剛元萬安那顯是有意示好的表情面前,更是可以判然分明。

    聽到事涉那位少年神師,哪怕以鍾林客的心志陰沉,也是不由得心頭微微一沉。這些時日以來,他一直在檢討著昌松城中的計謀得失,卻是總覺得自己已經把一切都已經算到了前頭,自己的一切安排計劃,都幾乎已經可以說是天衣無縫,然而最終的結果卻還是就這麼輸得一敗塗地,甚至於直到現在,他都還不知道輸在了哪裡。細思從來,都簡直覺得這個少年身後,真的有什麼神佛護佑,居然就會在關鍵的時刻發揮效力,讓一切如此毫無理由地完全逆轉一般。

    他生平自問若是論及算計人心,世上罕有人能得其匹,然而卻也因為這分看不透,對於這位少年神師不由得生出了一絲連他自己也有點兒不明白的驚畏恐懼的情緒,如果能有可能的話,他實在不想再與這樣的人再成為敵手。

    「我們的人親眼看到,王仁恭恭恭敬敬地送那個少年神師出來,神情判若兩人,還總共大笑了兩次」,元萬安揮了揮手,那個阿七微一拱手,接著說了下去:「他們在門口還說了好長一陣子的話,我們的人沒有能kao得太近,只能隱約聽到了幾句。」

    房中數人互望一眼,都是臉色凝重。

    鍾林客與老古雖然未曾聽到前面的說話,但也大致能夠猜到一些,這些時日來他們加大了對於王仁恭涼州總管府的關注,對於王仁恭的狀態瞭然於心,如今王仁恭突然有了如此巨大的轉變,任誰也都知道這究竟意味著什麼。

    「屬下綜合了一下,那個王仁恭與李軌似乎在反覆提起一個地方」,那個阿七顯然也是精細之人,朝著元萬安說道:「聽口音似乎是『西……城……塞」至於是不是這三個字,屬……」

    房間裡所有人原本都凝神靜氣,細細聽著這個阿七的情報,只是他話說到此處時,卻是忽然之間「光當」一聲巨響,把房間裡所有人都給嚇了一大跳。

    一眾人愕然抬頭,卻見得正是那位投誠過來的涼州將領老古就這麼霍的站了起來,把眼前的几案撞得直接倒翻在地,碗碟落地,碎片四處飛濺。

    「老古……」元萬安臉上微微一沉,輕輕喚了一聲。

    「你是說……」那老古卻是恍若不覺,只是站在那裡,臉上幾乎已經看不出了一絲人色,他緊緊地盯著阿七,用一種乾澀得無以復加的聲音一字一頓地得問了一句:「西……誠……塞?!」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