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替天行道

大道小說網 第一百一十一章 波瀾再起 文 / 可爭

.    殘陽欲墜,晚霞滿天。

    王仁恭的居所難得地敞開了大門,對著這漫天霞彩,不過這位涼州總管卻仍舊還是踞坐在他那居中的座位上面,手裡頭仍舊拿著那斟得滿滿的酒杯,雙眼茫然無神地望著門外的晚景天光,卻是不知道在想些什麼,又好似什麼也沒想,只是在這麼靜靜地發呆。

    守在門外的護士首領看著房中的王仁恭頓了半晌,又自灌進去一杯酒,不由得微微皺了皺眉頭,他張了張嘴,似乎是想說些什麼,但終歸只是無聲地歎了口氣。

    胡人入侵,已入涼州腹心之地,以往在這種情況下面,都會是涼州總管府裡最忙的時候,無數前線軍馬情報,從各處傳來匯聚於此,一道道緊急軍令,由這裡流水也般地發將下去,無數大好男兒,就在王使君的面前抱拳告別,義無反顧地奔赴前線,而他們的王使君,也是會不眠不休地晝夜理事,判斷敵情、調遣軍馬、迎頭痛擊,就好似週身有著用不完的精力,直到把塞外騎軍徹底擊退為止。

    但現在……

    他轉過頭去,望了望這個空曠的庭園。

    總管府內的各處護衛,仍然盔甲珵亮,站得英挺筆直,但那種死一般的寂靜,卻總讓人覺得這裡已經絲毫沒有半分生氣,晚風拂來,吹動庭園幾株大樹之上的枝葉,颯颯做響,成為這片天地之間僅餘下來的一點聲音。

    「唉!」除了歎氣之外,他也實在想不出什麼適合的舉動。

    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卻就在.這個時候闖入了他們的耳中。

    他抬眼望去,驃騎府司馬李軌那.幾乎是一路小跑著過來的身形,映入了眼簾。哪怕還隔著如許之遠,他都能從李軌的臉上,看得清那根本無從掩飾的喜悅之情。不由得就在那一瞬之間,就連他的一顆心,也跟著提到了嗓子眼上。

    雖然知道這個時候似乎根本.就不可能有什麼太好的消息,雖然他也不知道自己在期待著什麼,但卻總也渴盼著真的有什麼不尋常的事情發生,能夠打破眼前這種讓所有人都覺得沉抑至死的局面。

    王使君不能夠再這樣下去!涼州不能夠再這樣下.去!

    「使君」,根本還不及與他見禮,李軌簡直就是直接撞.進了王仁恭的房間裡面,對著一臉木然的王仁恭就一聲喚:「軍情來報,塞外騎軍終於被擊退了!那些胡人終於被趕走了!」

    「哦。」王仁恭卻是根本就連一絲表情也欠奉,淡淡.地應了一句,依舊自顧自地斟酒而飲,也不知道究竟有沒有聽得進去。

    那一直留意著.房內對答的衛士首領也不由得自失地一笑,微微地歎了口氣。

    涼州總管府畢竟是主掌鄰近諸州軍事的指揮中樞,雖說近來王仁恭狀態不對,但各種軍情,總是會在第一時間彙集到這裡,再加上有長孫夫人居中傳信的關係,他們自然也都一早知曉了安家騎軍願意奔回弛援的消息,算算時間,也差不多應該是這個時候了。

    更何況這些天來涼州門戶大開,任人來去,就這沿線商路之上的胡漢商隊留下的財貨,城效之外那涼州百姓辛苦了一年的糧草收成,也足夠這些塞外胡騎們賺得盆滿缽滿,胡人本就不在意據城佔地,只在意這些劫掠所需,眼下既然目的已經達到,與其說把這些塞外騎軍趕出涼州,還不如說他們是已經搶夠了本,於是在安家騎軍趕來之時,心滿意足地準備退卻還來得貼切一點。

    「塞外胡騎此時引軍而退,當然算不上多大的好消息」,李軌對於王仁恭的反應,卻是不以為忤,只是看著王仁恭,微微笑道:「但若這塞外騎軍在撤退之時,卻被一把大火燒掉了大半物資,以至一時大亂,由此而被我涼州軍士銜尾追殺,損失無數,不知道在使君看來,又算不算得上是好消息呢?!」

    「哦?!」王仁恭那不知道已經多久沒有了表情的臉上,終於第一次出現了驚訝動容的神色,他眉頭一挑,抬眼向著李軌望了過來,眼神裡爆出了許久未見的精芒。

    …………

    一道道烏黑的煙柱,直到這殘陽西下的時分,都還未曾散盡,似乎還在向著所有人昭示著當時燃起的熊熊大火,究竟是有多麼旺烈。

    李子秋站在這滿地的焦黑中間,抬頭望著那騰騰的煙氣,面色沉凝。

    「找不到了,肯定都燒光了的。」

    一些倖存下來的知情人,正在向他訴說著他們所看到的一幕幕畫面,大致可以拼湊起當時的情況。

    「嗯,當時有點亂,我也沒看清楚,只知道好像先是有棵大樹倒了,壓到了一些重要的東西,然後就這麼混亂裡頭,也不知道怎麼地就有好幾個人就這麼同時撲了出來……」

    「那些胡人殺了好多人,只留下一些比較健壯的後生幫忙運糧,然後弄回去當力役,也不清楚他們就怎麼能都被挑進去的……」

    四周都是正在擦拭兵器的軍士們,在這樣的一場大勝之後,他們的臉上卻是看不出多少歡喜的神色,只是每個人都低著頭,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哦,對了,我看到的好像還有個撲出來的居然個胡人軍官……」

    「不可能啦,那是漢人!」

    「可是明明穿著胡人的軍服!」

    「是漢人啦,我看得清清楚楚,是漢人的頭髮,只是換了身衣服而已……」

    裴行儼在那邊發佈完幾道命令,也按著腰刀走了過來。望著這焦黑一片沉聲說道:「幾位兄弟,裴某對不起你們!」

    李子秋也是微微一歎,他當然明白裴行儼的意思。

    昌松城外儘是肥沃之地,糧產甚豐,塞外聯軍在這裡的時間太短,一時不及盡數收割,是以一直不忍離去,直到大致估算著安家騎軍的進程左近,這才準備拔營撤軍。他們的領軍之人也都是久歷行伍,極富經驗,原本在時間交錯上面估計得極為精確,但一把就在他們那些戰利品上面燃燒起來的大火,卻是打亂了他們一切的計劃。

    草原之上的大小災害,比之農耕文明條件下的地域更為頻繁,這些搶掠而來的東西,在很多時候就是一些小部族能否繼續存活下去的根本,是以這把突如其來的大火,著實引出了原來就因著利益集合起來的塞外聯軍裡的許多問題。而早有所備的裴行儼,與急急趕來的安家騎軍,也就正好在某個合適的地型,對於這一支塞外騎軍發動一次完美的夾擊。

    不過在塞外騎軍無心戀戰,一心突圍的情形之下,幾乎可以說是倉促而發的夾擊,也沒有給這一支塞外騎軍造成毀滅性的打擊,在付出了一定代價的基礎上面,大部份胡騎還是突圍而去,而在根本不可能得到其餘地方軍隊支援的基礎之上,裴行儼也明白根本就不可能有任何藉機擴大戰果的機會。

    而這機會,卻是眼前這些戰士們用自己的性命換來的。

    「都是很好的小伙子,當時形勢雖然有點亂,不過那些東西旁邊守著的胡人還是好多,刀啊,箭啊,都往他們身上招呼……」

    「有個小伙子身上中了不知道多少只箭,可我看他撲進去的時候,好像都還在笑……」

    「他們好像還沒撲進去就已經燃著了火了,好像火是從他們身上先燒起來的……」

    「不是好像,本來就是這樣子的,他們肯定是把引火的東西放在身上了,點著了自己才撲進去的……」

    「嗯,我也看到了,當時那邊還先亂了一下,不知道出了什麼事情,不然那麼多人圍著,他們怎麼也進不去的……」

    「神師,有時候裴某在想裴某是不是做錯了什麼?」裴行儼愣愣地看著那片焦黑的空地,眼神是微微lou出了一點迷惘:「為什麼似乎跟著裴某親近的兄弟,卻是幾乎從來都沒有什麼好下場?!」

    李子秋微微一愕,卻是旋即微微苦笑。

    自那日點破了裴行儼的心事之後,裴行儼對他就已是視如知己甚至是尊長,有什麼事情想不明白的,時常會過往相詢,而這本來就是李子秋的本行,這些天來對於裴行儼心底裡頭的那份無奈與糾結,他也多少已經摸清楚了一些。

    這個裴行儼,或許也可以算得上是這個時代軍官中的異類,現下雖然大隋行府兵之制,並不是兵為將有的時代,然而親信手足,終歸是在統御部下,在軍營之中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以一般軍官對於自己的親信手足都是信重有加,然而裴行儼的親信手足,非但在軍營之中他自是一視同仁,更是每上戰場,都確實折損得非常之快。

    歸根到底,其實無關運命,只是裴行儼的行事風格,就注定了他是戰必向前,眼睛永遠只盯在那些敢於奮勇衝殺在第一線的人物上面,畏畏縮縮之人,原本也就入不得他的眼睛,而沙場之上本是如此,勇往直前的人,也就更容易冒上生命的風險。說起來被選為裴行儼的親衛,純從利益而言,還真不是件什麼好事,不過以此相應的,在裴行儼軍中那種氛圍影響之下,絕大多數人都仍自是以能被裴行儼高看一眼而為榮。

    「更何況這一次……」裴行儼微微苦笑,看著李子秋,接著說了下去:「值得麼?」

    李子秋心裡明白,這才是裴行儼這些天來的心結所在。古代對於軍事行動的判定,多半還是以斬將奪旗,攻城略地為要,像這幾名戰士這般捨身縱火,焚燒塞外騎軍這些時日來的劫掠所得,雖然任何一個明白邊關形勢的將領,都能夠看得清楚這裡頭的意義,然則要上報朝堂論述軍功,卻恐怕就會有些問題。有些事情就是這麼奇怪,這種形式主義得極度不公平的東西,莫說在這大隋年間的時代,就算在李子秋上一世那千年之後,也都還有著許多的殘餘。

    裴行儼與他手下的將士這幾天了憋足了勁的奮勇殺敵,或者也就有著想給自己的兄弟們一個好好的交代的意思,只是現在的結果看來,還是讓他們很不滿意。

    「其實這個問題校尉與那些兄弟們心中早就有了答案」,李子秋輕輕一歎,卻是將眼投向了不遠的地方,只是說道:「不是麼?」

    裴行儼順著他的眼神望了過去,一些原本遷入城中的百姓,現在都已經陸續返回了這裡,正在那一片殘破裡面忙碌收拾著,每個人的臉上都自有著一份悲慼的神色,然而偶然投向那些戰士的眼神,卻又都是寫滿了感激。

    「如果真能衛護得這一方父老平安,裴某相信一眾兄弟確是無怨無悔」,裴行儼這些天來接受了李子秋的不少潛移默化,倒是能夠明白他的意思,只是他點了點頭之後,卻又自搖了搖頭:「可是……可是這又能保得了多久的太平。」

    「大家撐得過這一次,卻未必就能夠撐得過下一次」,裴行儼望著李子秋,卻是滿腔的憤懣:「眼下涼州的局面,胡騎招手可至,有時候裴某都不知曉這些努力,到底有什麼價值。」

    「王使君」,他簡直已經有些不知道如何來說話,只能是長長地一歎:「再不是以前的王使君了。」

    「涼州總管……王使君……」李子秋的臉色也漸漸嚴肅了起來,這位涼州總管身影雖然似乎籠罩著涼州之地的一切,但以往李子秋幾乎從來也不曾當成一回事情。畢竟這位涼州總管似乎並不太信佛道鬼神之論,這幾年來從來也未曾與西林寺有什麼交集,而西林寺雖說這幾年來名望日隆,然而與這涼州總管之間的身份地位也還是完全兩說,莫說李子秋本身對於交結權貴之事就根本沒有什麼興趣,就算是對於此道甚為熱衷的玄難與玄悟,也從來未曾生出過結識這位涼州總管的意思。

    只是這些天來胡騎南來的事情,卻自是讓李子秋再深刻不過地感覺到了這位涼州總管對於這涼州之地的巨大影響,要翼護這涼州之地,就目前的局面來說,或許挑動這位王使君的鬥志,已然是唯一的辦法。

    「或許我應該找個時間」,李子秋若有所思地說了一句:「去見見這位王使君。」

    「什麼?」裴行儼心神不屬,卻是一時間並未曾聽得清楚,轉過頭來問了一句:「神師在說什麼?」

    「沒什麼」,李子秋微微搖頭,卻是抬眼望向那眼前那焦黑的土地,只是說道:「走吧,先把接下來的事情做完了再說。」

    …………

    「嗯」,王仁恭眼裡的精芒只是亮起了一個短短的剎那,卻就又這麼慢慢地黯淡了下去,直起的身子,漸漸又佝僂了起來,踞坐在地上,給自己又倒滿了一杯酒,卻還是沒有說話。

    「使君」,李軌有些著急地叫了一句,他看看左右,卻是沒有任何外人,這才上前壓低了聲音喚道:「姐夫,這是個機會啊!」

    在涼州這些一等的世家門閥當中,李閥原本是跟王仁恭走得最近,甚至於李家家主的女兒,李軌的親姐,都已然在不少年前嫁給了王仁恭,是以在王仁恭的這件事情上面,其他門閥可以選擇兩不相幫的中立態度,李家卻幾乎只能毫無選擇地站在了王仁恭的一邊,畢竟他們的身上已經打上了太多王仁恭方面的烙印,以當今天子如此多疑的習性,他們現下就算是想改換門庭,也應該已經是完全來不及。

    「呵呵」,王仁恭卻仍然是那般死樣活氣的神色,晃了晃杯中酒,卻是沒有任何表示。

    「姐夫有大功於當朝,天子雖然對於姐夫不滿,但也不敢毫無借口地就將姐夫究治下獄」,李軌湊到近前,卻是說道:「眼下有了昌松城外的這些斬獲,再加上已然焚盡了胡人劫掠的物資,應該也適足於堵住許多人的嘴。」

    「某已經將這一軍情通過驃騎府的渠道以最快的速度直接發給了朝中諸位姐夫說得上話的故舊,相信他們也應該會知道應該怎麼說話」,李軌看著王仁恭,接著說道:「而且不管安家心下做何想法,這一次總是與姐夫綁到了一塊,卻也是一大助力……」

    「沒用的,四郎」,王仁恭歎了口氣,卻是第一次對著李軌回了一句:「再沒有人比我更瞭解今上的性子,他……他……」

    「他病了!」李軌卻是斬釘截鐵地應了一句:「而且病得要死要活,其實若不是五年前道信和尚節外生枝,莫名其妙地緩解了他的病症,只怕他現在已經死得不能再死了!他能不能撐過這次,還是未定之天!只要我們能夠耗下去,最後的贏家必然……」

    「四郎!」王仁恭一聲斷喝,打斷了李軌的話,他雙目圓睜,望著李軌,身上那股冰寒的殺意爆發出來,一時之間簡直要讓李軌呼吸為艱。

    「姐夫」,李軌卻是對著他的眼神,絲毫也不加退讓,**地說道:「我知道你對當今天子忠心耿耿,但你自己想當忠臣,卻請你不要拉上我李家一大家子人陪葬。」

    王仁恭愣了一愣,週身的氣勢漸漸消退了下去,口中只是喃喃地說道:「不會的……這個……不會的……」

    「當今天子的為人,姐夫最是清楚不過,若是姐夫如此倒下,我李家究竟會落個什麼樣的下場,姐夫難道自己還不明白麼?」李軌看著王仁恭,冷冷地說了一句:「我李家並不想反誰逆誰,但人家已經把刀架到了我們的脖子上面,我李家卻也絕對不會束手待斃。」

    對於這些傳承數百年的世家門閥而言,早就見慣了中原王朝的皇冠更迭,家族利益自是要遠遠地擺在什麼所謂地忠君愛國之上,李軌此言,對於這個時代的世家子弟來說,是再正常也不過的邏輯。王仁恭雖然對於當今天子忠心耿耿,但在這件事情之上也是毫無可以反駁的餘地,只能默然不語。

    「而且姐夫還不知道吧」,李軌看著王仁恭並不說話,逕自接著說道:「那個元萬安,應該也已經跳騰不了多久了!」

    「哦?」王仁恭微微一愕:「怎麼說?」

    「元萬安一介破落世族,能夠身居高位,無非是女兒嫁為太子嫡妃」,李軌淡淡一笑,卻是一副成竹在胸的口氣:「這些天來,我李家在京中的耳目,早就已經傾力收集元萬安的信息,卻是意外得知那元萬安的女兒,當朝太子的元妃,卻也就在日前得了怪病,群醫束手,藥石罔效,只怕也是再拖不過多久了。」

    「姐夫,當此之時,你的對手連生怪疾,此誠天意昭然,再無絲毫可疑慮之處」,李軌望著王仁恭,眼中射出熱切的光芒:「天予弗取,反受其咎啊!」

    「再說,我也不是要你叛主自立,只不過徐圖自救而已」,李軌看著王仁恭眉頭微皺,卻是放緩了語氣,說道:「元萬安若去,當今天子一時之間應該也騰不出手來,將來總是還有許多機會可以騰挪,卻總比眼下困守愁局要強上許多吧。」

    「呵呵」,王仁恭微微一歎,卻是只能說道:「那你覺得我應該怎麼做?」

    他雖然洞悉了李軌的心思,但為自己的家族利益打算,實可說是天經地義,事實上若不是他對於當今天子那份情感作祟,心下實也認同李軌所言才是正理。更何況原本也沒人願意俯首受死,哪怕他對於當今天子忠心耿耿,卻也始終心底裡頭還有那麼一份不明之氣。

    現下他的心緒紛亂,也不知應該何去何從,索性就聽從李軌的說法,看看接下去應該怎麼去做。

    「眼下首務,當然是收攏軍權,更可以趁此看能否尋機再立軍功」,李軌湊上進來,對著王仁恭說道:「涼州將士,原本就都是姐夫的心腹手下,這一點其實絲毫也不為難。」

    「再立軍功?」王仁恭啞然失笑,搖頭說道:「元萬安是天子欽使、持節監軍,不讓他ha手軍務,談何容易?若是有他摯肘,又如何能夠有什麼再立軍功的可能?四郎,你親進驃騎府,不明軍務,未免有些想當然了。」

    「弟確實不是太懂軍務」,李軌微微皺眉,低下頭去,卻還是說道:「但弟覺得,似乎有個地方可以一試。」

    「什麼地方?」王仁恭淡淡一哂,向他看來。

    「西誠塞」,李軌抬頭,眼神裡卻是閃爍著有些妖異的光芒:「那個傳說中被胡人巫師妖術詛咒,以至於不得不放棄了的西誠要塞!「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