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替天行道

大道小說網 第十二章 浴佛大典 文 / 可爭

.    四月初八浴佛節,對於大隋來講,是一個重大的節慶。

    當今大隋天子自小由一名比丘尼在寺廟撫養長大,開國之後對於佛教尊崇無比,地方官員自然也是上行下效,無論是真信還是假信,至少在場面上都是互相攀比著表現對佛陀的虔誠。

    浴佛節作為釋迦牟尼誕生的日子,對於佛教徒而言,本身就具有極為特殊的意義,當今天子與皇后每年這個時候都會誠心齋戒三日,還要親往佛寺上香祭拜,然後還要施粥捨錢,與民同樂,這十餘年來漸成風俗,成為一個全國性的慶典。

    昌松縣縣令曹珍手扶城牆,面無表情地望著下面一大早就成群結隊湧上街頭,一個個都顯得歡天喜地的百姓。

    在這佛誕之日,昌松縣城各坊也都大張其門,晝夜不閉,街上張燈結綵,各處佛寺都掛出種種裝飾景觀,深通佛法的高僧也會登壇開講,到得晚上種種佛教題材的綵燈彩畫掛出來,實在是難得的熱鬧景像。更何況,每逢今日,還會有許多有錢的信眾當街佈施,佛寺也會搭起粥棚,擺出素餅,隨人取用,這些事情對於這些一年到頭辛苦勞作的民眾來講,無疑都是有著莫大的吸引力的。

    昌松曹家是譙郡曹氏的分支,自晉末亂世遷來此處,也算家學淵源的世家名門,對於佛教學說並不覺得排斥,但天子崇佛到如此地步,以詩書傳家的曹珍多少也有點看不過眼。

    「我昌松縣這些年來風調雨順,日見繁華,突厥馬隊也多時未曾叩邊犯境」,他身後一位縣府的屬員,正向站在曹珍右側手執錫杖的和尚一臉諂笑地說著:「這都是我佛慈悲廣濟,庇佑萬民之功啊!」

    今日能站在這裡的都是昌松縣裡的世家名流子弟,倒有大半是信佛之人,此言一出,頓時引起城樓上一派贊同頌揚之聲。

    「阿彌陀佛」,那位和尚看著下面熱鬧的情景,也自微笑合什,他略略側身,向站在他身側的曹珍一禮:「這也是曹明府一直以來導人向善,教化有方,才能有今日的局面。」

    「智行大師客氣了」,曹珍雖說心下並不情願,但面子上的功夫還是要做足,恭謹地拱手還禮:「智行大師道德宏深,這次有智行大師玉踐親臨,特來主持我縣浴佛大典,昌松縣上下,深感慈恩廣沐,幸何如之。」

    大隋制度在各州設置僧正一職作為管理當地僧眾的最高僧員,州僧正雖不明列品級,但一切待遇僅略次於州刺史,並設置都維那數名為僧正之副,智行和尚現在就是涼州的都維那之一,真要論起來,地位可以說還要略高於曹珍這個縣令。

    「老僧微軀,何敢言貴」,智行和尚微微一笑,轉身向站在他另一側的那位甲冑鮮明的軍官低首合什:「倒是裴校尉不遠百里趕來,與我等共同主持此處浴佛大典,足見一片虔心,老僧感佩。」

    「裴某有無數兄弟,就戰死在這個城牆之下」,那個裴校尉卻是不假辭色,也不轉過頭去,手按刀柄,挺身而立,一身盔甲錚然作響,用他那沙啞低磅米的聲音答道:「若佛法真能有如斯靈應,真能讓裴某這些弟兄不再受苦,那要裴某再如何虔誠,也不過份內之事,你智行和尚的感佩,裴某卻是當不起。」

    曹珍在一旁聽得大皺其眉,他也知道智行和尚雖然面上寶相莊嚴,但私下卻是貪財索賄,惟務聚斂,在他們這些知情者心裡的形象著實不好。

    三年多前突厥人躍馬叩關,就是這位裴行儼裴校尉帶兵守城,在昌平縣城之下浴血苦戰半月有餘,這才擊退了突厥人,這位裴校尉每年都會前來灑掃祭拜,每年浴佛大典最後總有超渡亡靈的儀式,是以他也就來參加,倒不見得真是個信佛之人,加之他生性耿直,難免對智行和尚的為人看不順眼,是以說起話來,竟是絲毫不留情面。

    「兩位能命駕前來,都是我昌松之盛事」,曹珍可不願這兩位在他的地盤上吵了起來,連忙出來打圓場:「曹某在此,代昌松父老,多謝二位了!」

    「對了,智行大師,我看今日浴佛大典,在巡行慶會上參與的三個寺廟,怎麼好像有一個的名字從未聽說過啊?」曹珍生怕他們兩個再起什麼爭執,連忙岔開話題,指著手上的卷宗向智行和尚問道:「就是這個西林寺?」

    「西林寺,是西林寺啊!」

    「啊,西林寺要參加巡行慶會啊!」

    「真的是西林寺?西林寺也會來?這真是太好了!」

    智行還未曾回答,那些站在城頭的士紳以及縣府屬員裡,已經起了一陣低低的喧嘩,不少人叫出了聲來。

    「阿彌陀佛」,智行聽得曹珍此問,原本臉色微有些難看,但聽到這麼人的說法,這才舒展了開來,喧了句佛號,答道:「這西林寺雖是新創,卻是廣施教化,主持僧慧彥、監寺僧法明,也都是有修行的僧眾,那西林寺參與遊行慶典,想來不會讓曹明府失望。」

    智行和尚駐錫的寺廟本不在昌松縣,揀選西林寺原本就只是收錢辦事,對於這個西林寺倒也沒有多少瞭解,畢竟這種新晉寺廟,想藉著這個官紳雲集的盛會出出風頭,好尋機上位,他也見得多了,巡行慶會上的節目不外大同小異,倒也不怕他們會捅什麼漏子。

    剛剛他猛一聽曹珍問起時還心裡一突,但看著那些隨員們的反應頗為熱烈,想來這西林寺確實也是在這昌松縣頗有些根基,不由得心頭大定,向曹珍含笑作答。

    「哦」,曹珍略略點頭,他原本只是隨口一說,但看著身後那些隨員們的反應,心下倒也對這個從未聽過的西林寺起了幾分興趣,笑道:「那曹某呆會定要細加瞻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