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替天行道

大道小說網 第五章 勸世善歌 文 / 可爭

.    天開始慢慢亮堂起來了,透過薄薄的晨霧,依稀可見天際隱隱泛起的淡紅早霞,看來又是一個好天氣。

    眼見快到了清晨開啟城門的時間,在通往昌松縣正門的官道上面,人流漸漸多了起來。

    自當今天子一統中原後優撫四夷,重新開放邊貿,涼州就成了西域與中原財貨的聚集轉運之所,胡漢商隊絡繹不絕,昌松縣是胡漢商隊出入邊境的必經之地,更是繁華無比,許多遠到而來的商隊未能趕在日暮閉門前入城,就只能在城外暫時住下,等待著這第二日一早的開關,更有許多商隊是徹夜趕路,要趕在清晨入城。

    是以每到這清晨開城的時分,都是昌松城下最擁擠的時刻,鄰近村鎮的許多小商小販,也都從四處聚集而來,販賣早點,尋找打短工的機會,馬蹄聲,叫賣聲,呼喊聲,一時之間響成了一片。

    就在這一片喧嘩聲中,一陣與這場面顯得格格不入的聲音,由遠至近傳了過來。

    「世事不古風俗變,名利二字把人纏,士農工商遍地竄,求名求利不一般,也有出仕為官宦,也有務農做莊田,也有寒窗讀書卷,也有學藝度時艱……」

    慧彥等人敲著鍾罄木魚,緩緩而行,踏歌而來。

    昌松城下這些商人來自天南地北,眼界開闊,各族各地的古怪風俗也是見得多了,就是有人縱馬狂歌,他們也未必會覺得如何地奇怪,但現在慧彥等人歌聲平和中正,配以清鍾木魚之響,卻是迥異於現時主流的絲竹之音,細聽歌聲曲調雖然簡單平緩,不斷重複,但又絲毫不會讓人覺得厭煩嘈雜,反倒能令人生起一種心境平和之感,是以一時之間官道上倒是有不少人漸漸安靜了下來,認真去聽慧彥他們唱頌的東西。

    「人生在世曲指算,難活三萬六千天,今夜脫鞋放一晚,不定明日穿不穿,奉勸世人早看淡,有錢積德種福田,世間有等愚迷漢,一生不肯結善緣……」

    除了法明一直很專注地唱頌之外,慧彥跟他的弟子在那麼多人的注視下面,原本還有點兒略為放不開,但現在眼見越來越多的人在他們的感染下安靜了下來,卻也越來越投入地唱了起來。

    這首詞是李子秋默出來的後世佛門流傳甚廣的勸善歌,而曲調則就是最簡單的念佛梵唄。

    梵唄雖說起自於曹魏年間,但這個時節佛教音樂還處於起始階段,寺廟僧侶也甚少運用這種方式傳教說法,再加上慧彥他們這一行人的打扮的確稱得上是寶相莊嚴又鮮艷奪目,所到之處眾人無不側目,甚至有不少騎士都勒馬路邊,看著他們。

    佛門經千餘年傳承,在西域之地也已經生根發芽,往來胡漢商人,不管信與不信,對於佛教經義也都多少知道一些,聽著慧彥他們的唱詞,都自是別有幾分感悟。

    「貪心不過意難滿,有了八百想一千,有了一千想一萬……大廈千間難盡佔,夜眠只用八尺寬,任你積米有千石,每日能食幾多餐,任你家財有萬貫,難免不進鬼門關,任你衣服有千件,死後何曾件件穿……」

    往來此處的大都是為生意奔波的商人,聽著這最直白不過,卻又隱有深意的歌詞,想著自己間關萬里,奔走求財,一時間不知多少人心下生出感慨喟歎。

    以這些商人們的眼界見識,原本倒也不會這麼輕易生出感觸,但慧彥他們那種平緩單調,又不斷重複的梵唄的旋律,卻在不知不覺間讓他們受到了感染,一時間整條官道慢慢都安靜了下來,更有不少人站在路邊,向緩緩走過的慧彥他們合什頂禮。

    這本來也是在李子秋預期之中的效果,因為這種不斷重複的平緩曲調本身也就是一種具有簡單效果的催眠,再配合上能迎合這些長年奔波在外的商人們心態的歌詞,必然能收到一定之功。(筆者註:隨便找一家僧眾有做早晚功課習慣的寺廟,或者拿一個電子念佛機,應該都可以聽到這段歌詞只有「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而且只有一個不斷重複的曲調的梵唄,只要不是刻意抗拒,還是很容易在聽上一段時間後感到心情慢慢平和下來的,這可以視作佛門對催眠的一種應用。)

    「閻王最喜良善漢,眾位判官不要錢,當朝一品不行善,陰曹地府不論官,縱然富貴不貧賤,豈有能買地府官,人生在世如住店,臨死難帶半文錢……」

    慧彥他們邊走邊唱,已經臨近了昌松城正門,現下天已大亮,城門已然大開,一群等著入城的胡漢商人擠在城門處,等著兵丁逐個檢查關驗、過所,慧彥他們也不再佔據著官道,折而向旁,在城門之側排成了一列,站定立住。

    「諸惡莫作同行善,好人頭上有青天,君子固窮心不變,時至皇天另眼觀,此段言語雖俗淺,若人依從是神仙!」

    「噹」的一聲銅鐘鳴響,慧彥他們唱完了勸世歌,卻是站在那裡,不語不動,恍若就這麼入定去了。

    幾個穿著醒目的和尚就這麼站在那裡,雖然是站在官道之側,卻也足夠引人注目,有些比較有逸興的商人,還有那些未曾找著活計的閒漢,都圍了過來,等著看這些和尚呆會還有什麼花樣,不一會就在慧彥他們身前圍起了幾圈人牆。有些後面趕來的人不明底細,扯著人追問,一時間城門口居然有了點小小的混亂,就連守城的兵丁也都伸長了脖子一直往這邊瞄。

    「看什麼,都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城門官看不下去了,走下城來,虎著臉凶了幾個兵丁一句,搖著頭向慧彥他們走去。

    「那和尚」,城門官好容易擠了進來,皺著眉,向慧彥他們問道:「此乃城防要所,邊關重地,你等堵在這裡,意欲何為?」

    他剛剛也聽了幾句慧彥的勸善歌,又聽了那些商人們的描述,對於慧彥一行人倒是印象不壞,只是此地位處胡漢邊界,城門關防更是要緊無比,有任何不同尋常的事情都是必須關注的,他職責所繫,也只能過來動問。

    「啟稟將軍,小僧等人今日到此,只為求個善緣」,法明上前一步,恭敬無比合什頂禮:「若是將軍覺得此處還是不便,小僧等再往旁邊移上一移便是。」

    李子秋這些天早就對他們的才能分別考察過,發現法明在口才上面要比慧彥好上許多,是以出來前就已經交代過一應跟人打交道的事情都是交由法明來出面。

    「移上一移?」城門官看了一眼那早就圍得水洩不通的的人群,心下苦笑,就這麼一堆人圍在這裡,再移到旁邊,也實在沒有什麼區別。

    「也罷」,城門官苦苦一笑,伸手入懷,掏出一把銅錢,放入慧彥一名弟子手上捧的的缽盂裡面:「今日我就與諸位結了這個善緣,還是請諸位回去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