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再起封神之我是申公豹

第二卷 第五十二章 鄧辛張陶 文 / 我不是申公豹

    第五十二章鄧辛張陶

    聞仲眼尖,左顧右盼中,已是見了此石碣,立時便黯然起來,旁邊自有他的小徒弟秦震見了聞仲色變,忙問道:「老師,卻不知為何無故變色?今我軍已是離了西歧,定可安全回轉朝歌,老師且莫在悲懷。」

    聞仲下山之時,他的師傅金靈聖母偶感天機,與聞仲言『你一生不得逢絕字』,今聞仲見了這[絕龍嶺]上的絕字,又思起陸飛先前所言,心內暗歎,悔不該先前不聽陸飛言,若是走淮水經五關,也便見不得這[絕龍嶺]了。

    正自在這裡胡亂思想,忽聽得前方快馬奔來,乃是前去探路的一員副將,此將面色蠟黃,至了聞仲身邊,氣喘吁吁的報:「稟太師,前方現了一人馬,粗粗一看,密密麻麻,無旗號,在過得半刻,就將與我等相遇。」

    聞仲聽報,心內一驚,忙問:「你可瞧仔細了?確實無旗號?裝扮上可瞧出是何處軍士?」

    副將但言:「皆為布衣,著實看不出真偽。」

    聞仲卻也沒了計較,下了一令,叫全軍暫停,一催墨玉黑麒麟,欲親自去瞧個清楚。

    上邊陸飛與雲霄早已望見那一路人馬,今又見聞仲去探,忙跟在聞仲身後,以保聞仲無恙,將將行近那一路人馬,卻那軍中飛起一人,此人無坐騎,無祥雲,待離的近些,方才瞧出,竟然如雷震子般,肋下有雙翅,雙翅展動,如大鳥一般。

    須臾間,那人已近,陸飛自是知這人是誰,如若記錯,該是黃花山上二大王辛環,這一處離黃花山尚遠,怎的這辛環等人不安心在黃花山上呆著,卻偏偏要望這[絕龍嶺]而來?

    辛環飛翅來至近前,把眼瞧了瞧聞仲,忙收了雙翅,伏於地下,口中叫道:「那一人,可是聞仲聞太師?」

    聞仲自是有些奇怪,瞧來瞧去認不得此人,遂開口言道:「這位義士哪裡來?怎的識得聞某?」

    辛環聽了確是聞仲,面上一喜,言道:「回太師,我兄弟四人在黃花山上落草為寇,早就欲投門朝廷,奈何一直無門路,前日遇十餘騎,打的是太師旗號,我四人一問之下,方才知太師無辜兵敗,我四人便集了寨內嘍囉,前來相助太師,太師容顏自有那十餘騎告之,故一眼便認出。」

    這聞仲聽了,心內生疑,按理來講,如若真有敗兵在戰禍起時便逃了出去,也該在無凶險時停上一停,探一探將帥情形,怎的就會先一步趕往朝歌?腦中思量時,已是開口言道:「卻不知那十餘騎在何處?」

    辛環把手望身後眾軍一指,言道:「此些將士聽了我等欲助太師,倒是未曾離去,現今就在我軍中。」

    聞仲自是言道:「速速領我去瞧。」

    辛環領命,前行帶路,聞仲自是隨著,陸飛在身後卻是暗自歎氣,前一番來時,勸了聞仲走淮水,經五關,為的便是不遇這四位大王,不曾想回時,卻還是碰上了面,想來這真該是天意使然。

    此一時,陸飛心內已是隱隱覺得,自己幾多算計,費盡心思,似乎也阻不得許多事情,只有幾件略微欣慰之事,便是雲霄現今還得以全身,更有陸壓與自己結拜兄弟,再一則便是得女媧娘娘垂憐,賜[山河社稷圖],又助自己得了三個白玉小兒,照女媧娘娘臨別時所說,自己還要多多倚仗這白玉小兒。

    心內已是打定主意,待保得聞仲回了朝歌,便不在過問封神榜之事,好生研究三個白玉小兒,在使些言語勸了雲霄,熬過百多年,等到封神之期過,那時便在也無須如此耗費心神了。

    如此尋思,幾人已是至了黃花山眾嘍囉軍中,自有黃花山另三位大王來迎,這三位乃鄧忠、張節、陶榮,與聞仲見了禮之後,自有辛環領了那十餘騎過來見聞仲,聞仲只一眼,便認出這十餘騎中一副將,確實是自己部下,心內釋然,詢問幾人為何先行至此。

    那員副將言道:「末將等人在遭襲之際,奮力殺出,正欲與太師去匯合,卻未曾想被一風吹起,昏昏中落地,卻是已經至了前不遠[絕龍嶺]處。我等在[絕龍嶺]徘徊數日,卻又找不得出路,直至前日,方才找對了路,想去青龍關請些救兵,巧遇幾位義士,又有不少嘍囉,更聽了幾位義士要進朝廷,我等才領其而來,便再此遇了太師。」

    聞仲聽得有奇風將這十餘騎吹來,雖是驚奇,卻也理不出頭緒,見了黃花山眾嘍囉數量倒也不少,又見鄧忠等人相貌異常,辛環更是有雙翅異相,心內也便有些歡喜,不去想那奇風,自是與幾位大王商議起行軍之事。

    陸飛卻在後邊苦笑,不消說,那陣風定是闡教門生所為,算算時間,成湯營剛剛遭劫之時,自己與雲霄離的尚遠,便算有闡教門生使法,自己也是見不到,而那[絕龍嶺]地勢並不複雜,這十餘騎能在此數日卻尋不得出路,那也不消說,更是闡教門生所為了。

    雖是想通此點,陸飛卻又有一事不明,若說來時遇了這黃花山四位,一同去了西歧,倒是會有性命之憂,可是現今聞仲已決意回了朝歌,別說多了黃花山這些人馬,便是在給他五萬精兵,聞仲也不會貿然回轉攻打西歧,卻不知闡教這一番算計究竟是為何故?

    陸飛這邊在想,那邊聞仲已是問鄧忠:「鄧將軍,卻不知黃花山上共有多少義士?」

    鄧忠自笑道:「托了太師福,我黃花山每日都有新丁加入,屬前些時日最多,現今一算,已是有兩萬餘眾。」

    聞仲未曾想黃花山會有這多嘍囉,奇道:「怎的會有這多?」

    鄧忠面露難色,猶豫間,終是開口言道:「太師卻不知,近日來我黃花山的,多為朝歌難民,來的那些人,口中都言,朝歌城內,當今天子失了皇后與兩位貴妃,疑是城內亂民所為,正滿城搜查。行令之人乃費仲、尤渾,這二人行事,富貴人家出些錢財,可保無災,可憐貧苦百姓,若無奉貢,便會被指為亂民,鋃鐺入獄,這才使離朝歌人越來越多,我黃花山所聚,也急劇增多。」

    聞仲聽了這言,大怒道:「這天子,怎的不聽我言,竟還使費仲、尤渾這兩個賊子,待我回了朝歌,也不與天子知會,但找到這二賊,先斬後奏,也好斷了朝歌生禍之根。」

    大抵是聞仲心已亂,未曾想,黃花山離朝歌何其遠,便是有難民出朝歌,也多數找些閒居村莊落腳安身,更何況黃花山與朝歌之間,有一青龍關相阻,那些難民才多大的本事,怎的就能穿了青龍關,又能尋到這黃花山。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