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唐小鐵匠

大道小說網 第八十六章 什麼才是民族? 文 / 野蠻的韃子

    「當然有好處啦。而且很大的好處呢。只不過人都不注意罷了。人都不注意?」

    「都不注意?」

    「秦先生,我問你,你說早先可有鐵器?」

    「早先?」

    「是啊,」宋波說著喝了一口酒,砸了砸嘴,又接著說「春秋之前,夏商週三代,可有鐵器?」

    「這個鐵器,可真的沒有見過任何記錄,好像歷史上真的沒有任何著作記載呢。」秦先生若有所思,不自覺的夾了一塊烤肉,嘴裡細細地嚼著,並且兩隻眼睛盯著宋波。

    「是啊,並沒有任何記錄,那是因為那個時候根本就沒有鐵器。而鐵器的真正出現是戰國時期」這一點宋波是胡說的。只不過鐵器出現的雖然早,但是原大地上真的是一個資源貧乏的地方,並不盛產富礦,所以雖然很早就現了冶煉鋼鐵的技術,卻很難推廣開來。以至於原的鐵器還不如青銅器好使。所以知道戰國時期才真的大量的有鐵器出現。出現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人口增加青銅器不負使用才不得不用鐵器代替的結果。

    鋼的出現,才真正的解決了鐵器的質量問題。

    「啊!這樣啊,那這個和培養自己的人才,有什麼關係呢?」

    「先生有些心急了。聽我說完。鐵器的出現根本的問題就是專業的人才問題,所謂的專業人才,就是專門學一種學業的人才,我們鐵匠自己瞭解鐵的一切,我們培養的徒弟也是鐵匠。當鐵匠將自己的一切都教學給徒弟之後,徒弟就是一個和我們一樣的鐵匠了。可是所謂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者也。

    所以我們授業之後,要傳道,將自己的道傳授給徒弟,給徒弟解釋迷惑。這樣才行。而道就是所有事物展的根本,當有人能繼承先賢的道,並且展出自己的道。那這個學徒就能夠展本專業的一切了。於是的事物就出現了。鐵就是這樣出現了,先賢歐冶子,教會了干將莫邪,所以干將才會練出煉鋼。這就是師道,為師之道」其實宋波這完全是高時候背書背多了。

    「師道,師道?可是師道和培養……」

    「哈哈,是我跑題了,跑題了,只是一時間的感慨罷了。」宋波貌似道歉,卻是嬉皮笑臉。然後舉起自己的小酒杯,滿滿的喝了一杯「好,我來說,培養自己的人才這件事的前提就是知道什麼是師道,然後才能培養出自己想要的人才。而我所說的那個好處就是能夠加鋒利的刀劍,加堅固的鎧甲,加方便的車馬,加高大的宮殿,加多的糧食,加……」

    「好了好了好了,我知道了,人才多了才會有多的好的有用的東西是不是?這個想法不錯啊。確實是這麼回事。」

    「嗯,是啊,其實人才就是地裡面的莊稼,誰種下的就是誰的,當今皇帝以為這天下的地都是他的,長的莊稼也應該是他的,可是他卻不知道,佃戶們可不這麼想,佃戶們只是種地,然後將好的留給自己,將差的交租。反正地租要的是量不是質。其實這也就說明了為什麼賢才留於野。而不上廟堂了。」

    「你是說,世家會阻止別人科考麼?」

    「他們不是已經阻止了麼?呵呵,」宋波說到開心的地方了,給自己斟了一杯酒,然後大大的喝了一口。夾了一片烤肉放到嘴裡細細的嚼著。很開心的看著對面的這個年人,宋波覺出來了,對面的這個人很奇怪。明明知道的很多,可是卻裝作一點都不知道的樣子。好似是調戲自己,又好像是真的想知道自己所想的一些東西一般。

    「也是啊,呵呵。」秦先生瞇著眼睛,喝了一小口酒,瞇著自己的那雙大眼睛,仔細的看著對面的這個年輕人。心裡壞壞的想著:『他們說的沒錯,這小子是個瘋子。而且絕對裝傻。』秦姓老人很顯然對宋波的一些話並不是很滿意。宋波說了半天只不過是說當今皇帝所作所為都不足以為皇帝。『難道他知道我是誰了麼?不可能,看他的表現好像我只是個普通的人罷了,沒有任何一點驚慌之類的表現。

    如果他知道我的身份的話絕對不可能這麼鎮定。別說是他,即使是征戰沙場的宿將見到我也不會這麼鎮定的。』

    「哦,子玉啊,對了你不介意我這麼叫你?」

    「先生隨意。怎麼叫都好。」

    「子玉啊,」

    「嗯?」

    「我還是想聽聽你那個關於異族的想法,嗯,就是那個什麼什麼三主義。」

    「三民主義?」

    「是啊,三民主義,裡面有個民族的,那是個什麼具體的法?」

    「呵呵,這個其實很簡單,民族就是民族,這一點要從上古時期開始說,上古時期,這原之地,只有華夏人存。當時真的是萬國爭雄,後,炎黃勝利,統一華夏這才形成一個統一的民族,不過,這個民族內部並沒有真的完成統一,主要是,因為地方太大了,人也太多了。我們唯一的共同點就是,姓名服飾一樣,其他的根本就分不清是不是同一個民族,所以民族內部矛盾很深。知道漢朝的時候,雖然形成了一個統一的民族性,可是性格還是不同,要知道同一民族的人性格應該是一樣的才對。崇拜也要一樣。」

    「嗯?這,這就是民族麼?」

    「是的,這就是民族,除了相貌和思想,不一樣,其他的都一樣。才是一個民族才對。可是現的漢人。除了衣服和言語一樣其他的都不一樣。」

    「這才是一個民族麼?」

    「是的這才是一個民族,所以,現的皇帝做的遠遠不夠,有人鄙視蠻人,有人崇拜蠻人。李家說,他們要視蠻人和漢人如一。可是這些都不對。他們遠遠沒有先賢的風範。」

    「先賢的風範?那是什麼?」

    「所謂的先賢風範,就是,嗯,怎麼說呢,很簡單,教化,蠻人教化後,就是漢人!所以先賢們的眼裡面根本沒有什麼蠻人和華夏人的區別。他們心只有一個字,人。」

    「人?」秦先生有些詫異了,或者說對宋波第一次有些刮目相看的感覺,因為宋波這半天才真正的說了一句高深的話。

    「是的,人。」此時的宋波也嚴肅起來了,好像是要焚香禱告一般,腰桿挺的筆直,跪坐地毯上,宋波之前非常的不習慣這麼坐著,不過來到唐朝之後這半年,他也慢慢的習慣了。

    「任何動物的區別,並不是向我們所看到這這些,樣子不一樣,其實任何動物的區別是,人有思想,而動物沒有,只要有思想就可以教化。其實這些歸根結底也就是教育問題。也就是說,人,要想形成一個民族的關鍵就是教育。漢人太不團結了,我們不團結根本其實上古時期就留下來了。因為上古時期的先賢們對人的教化的不夠。」

    「教化的不夠?」

    「對,不夠,遠遠的不夠。我們可以回憶一下,草原上的民族。他們的特點。這些人,崇拜這同一個神。同一個人,他們穿著同樣的衣服,說著同樣的話。可是漢人呢?」

    「漢人?」

    「是啊,我們漢人,同樣的衣服,除此外,沒有同樣的東西了。地方不同言語不通。我們所崇拜的神,也每個家族不通甚至於每個人都不一樣。所以漢人根本算不上是個民族。如果想要成為一個統一的民族,還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嗯,這個統一的民族有什麼好處呢?」

    「秦先生就是秦先生,一語的。統一的民族有什麼好處,這才是關鍵,統一的民族才會出現一些特例。比如統治國家的時候,皇帝命令會受到非常徹底的執行。遇到外敵的時候,大家會一致對外。內奸的出現幾率減少。不聽話的人減少。從外面看來這個民族就是強大的,生活也會加好。」

    「聽起來還是蠻誘人的。不知道該怎麼做才能成為一個統一的民族?」

    「如果做起來,不是很難,不過要分成幾點。第一點,教育,這個是基礎,因為必須將要統一的人的思想統一了,那就是讓我們認同我們是同一個祖先。崇拜同一個神。」

    「第二點就是民族榮譽感。這就需要強大,國家強大,不斷地勝利,不斷地豐收,這樣會讓人民覺得做這個朝廷的臣民,作為這樣一個民族的人是一件非常榮譽的事情。」

    「第三點,歸屬感。朝廷讓自己的人民有歸屬感。讓這些人民覺得這個朝廷是家長,是能夠保護他們安慰他們的政府。」

    「第四點,簡單也難,那就是豐衣足食。」

    「就這四點?」

    「目前就這麼四點。當然要想形成一個民族,朝廷還得明確的提出一個,但民族的觀點。明確的說出,我們是一個民族。秦先生朝廷上有人?」

    「我?沒有,朝廷上我認識的人,還沒有你多。」

    「哦。」『嘖』宋波的喝了一口酒。不過這次的酒數高。一看顏色就知道是蒸餾酒。

    「這酒,好香啊。子玉你太摳門了。之前怎麼沒拿出來啊?」秦先生十分的開心,今天知道了一件重要的事情。這趟踏青,不算白來。

    「好好好,是小生的不對。先生可以嘗嘗這酒。」說著宋波從懷裡拿出了一個小瓷瓶。上面是一個鐵質的小瓶蓋,宋波擰開瓶蓋之後,香氣四溢。如果是北京人肯定會現這竟然是二鍋頭。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