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唐小鐵匠

大道小說網 第八十四章 科考是錯的 文 / 野蠻的韃子

    半晌後,「有點明白了。」

    「明白了?」宋波很納悶,因為他說的他自己都不明白。可是對方竟然告訴他,對方明白一點了。

    事實上總是這麼奇怪,也許你所說的話自己都不明白但是另外一個人聽到後,卻是如醍醐灌頂。一語驚醒夢人啊。

    宋波這次就是這樣的。不過是不是好消息就不得而知了。因為每個人的高是不一樣的。可是宋波是誰?二十一世界八零後,超級無敵的北京爺們兒。大的優勢就是嘴貧,也就是傳說的滑稽。當然也有人認為是幽默,不過個人依舊認為幽默本身是含有諷刺精神的。

    「是啊,明白一點啦。」

    「明白什麼了?總不是明白我為什麼不會做官?」宋波那副樣子好像是他一定能夠當官一樣。

    「也不是,只是明白我該做些什麼了。」

    「呵呵,秦先生真是智者,聽說今年要打突厥了是麼?」

    「嗯,我也聽說了。當今皇帝還是比較有作為的。」

    「作為?那要等十年後,現他還不算是個皇帝。」宋波擺出一副高人的模樣。

    「不算是個皇帝?為什麼?」

    「真的想知道麼?呵呵。有很多人認為現的皇帝之所以不算個皇帝是因為他剛剛登基三年,面臨的困難很多,沒有任何的作為,所以還不算是一個真正的皇帝,可是事實上,卻並不是這樣,而是我所說的,他之所以不算是個皇帝就是因為他並不知道自己的終目的,哦,也許是他知道自己的終目的,但是這個終目的卻錯了。」

    「終目的錯了?」秦先生愕然。

    「錯了,而且大錯特錯,做一個皇帝終目的其實很簡單,秦先生您知道是什麼麼?」宋波看著對面的這個年人,心裡有些怪怪的,好像是對方的反應有些大了。

    「什麼?不就是國泰民安麼?」

    「那個是普通老姓的想法,皇帝的目的很簡單長久的統治,讓自己的子孫後代都擁有著這個國家,而國泰民安只是這個目的的捎帶產品。」

    「哈哈,是啊,捎帶產品。有意思,你好像非常明白的樣子。」

    「還行,一般一般。其實骨子裡面我是個傳統的人。只是想要明白我們需要什麼。」

    「算了,還是說說為什麼現的皇帝不算是個皇帝。我想這不僅僅只是因為目的錯了這一點?」

    「您還真是睿智啊。目的就是總得施政綱領,也就是說,皇帝的一切行動都是為了這個目的而實行的。可是現的皇帝看起來實行的還不錯,不過個人感覺他做錯了很多事情啊。」

    「嗯?做錯了很多?」

    「是的。做錯了很多事情,比如比如這科舉制。他就錯了。而且非常的錯。」

    「科舉錯了?這,這科舉為朝廷帶來了大量人才怎麼錯呢?這,怎麼會錯呢?」

    「當然錯了,因為他的這一行動有點想當然了。也就是說他根本不知道他開啟的是一個潘多拉寶盒。」宋波一直都想著該說什麼。他有點不知道該怎麼忽悠臉前這哥們兒了。

    其實北京的男人一起大的愛好就是侃大山,而且有相當一部分人對政治經濟有興趣。不過宋波屬於那種傾聽者的類型。所以宋波知道的多,因為他的大部分時間都用來思考和傾聽了。不過這些都沒用,都是用來忽悠人的。

    「潘,潘什麼盒子?」

    「啊。潘多拉寶盒,這個是一個西方的故事,說一個神仙結婚了,有其他的很多神仙給他很多的祝福,都放到了一個叫做潘多拉的寶盒裡面,而這個神仙,祝福的誘惑下打開了寶盒,結果後一個祝福是瘟神送的,於是世界上充滿了個種瘟疫。這個神仙趕緊的閉合上盒子,結果盒子裡面只剩下了希望。其他的什麼都沒有。」

    關於這個故事宋波記錯了,或者說他根本就不知道,只是那裡瞎猜。不過是想要表達一下自己的意思。就隨意的編撰了一個故事。

    「只是空有希望麼?」

    「可以這麼說,不過希望不空,它只是虛無縹緲一樣。追求總是會成功的。雖然有了希望,但是帶來的卻是瘟疫啊」

    「瘟疫?瘟疫,你指的是什麼?」

    「這可觸及倒是時政了,秦先生真的有興趣聽麼?」宋波八卦癮越來越重了。

    「當然要聽了,老漢我喜歡聽這些東西了。」宋波一聽秦先生這麼說,只以為自己找到了一個侃大山的知己。

    「好,既然你願意聽,我就好好的和你說一說,先我們來看這個科舉的制是當今皇上為了突破各大世家的圍堵而舉行的,同時也有一個目的就是量的將多地人才籠絡到朝廷一邊。這麼說對麼?」

    「是啊,我也這麼想的。」

    「可是這看起來很不錯,確實完全錯的。」

    「完全錯的?」

    「很顯然,自古以來各大世家把持這道統和化的傳承,郡望一直都很深,如果一旦科舉實行並且流行起來,朝廷所得到的人才就多的是世家人才了。當然也有一些世家的貧寒子弟。但是多的人才還是由世家把持,所以所謂的提升底層人的境遇根本就是一個笑話。」

    「這畢竟也讓一部分人的地位提升了不是麼?」

    「是啊,提升了。可是這些人為了科考,一定會專門研究學習考試內容的。呵呵,並且榜樣的魅力是無窮的。而朝廷所需要的人才可不是一兩次考試就能夠選拔出來的。」

    「這倒是,可是朝廷不是說了麼?讓他們去縣府當差,表現好的就可以陞遷重用啊。」

    「倒是這麼一回事,可是他們表現的好不好誰說了算呢?這裡就有關鍵的問題了。呵呵。」

    「事實上他們表現的好不好,都是世家說了算。所以我敢肯定,以後,還是世家說了算。這個科舉可有可無。不過是讓世家的子弟,又多了一個進身的機會罷了。」

    「哦?這一點我倒沒考慮到。」秦先生小聲的說著。

    「您說什麼?」

    「沒什麼,還有呢,你不是說有專門研究科考麼?」

    「啊,對,專門研究科考。這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手先朝廷給了他們一個希望。讓他們覺得科考是條出路,於是就會有大量的人去讀書科考。可是,這就帶來了一個問題,進士只有那麼幾位,怎麼才能有一個名額呢?

    正確的答案就是研究科考。讓讓自己對於科考完全熟悉並且精通於科考。這樣的人實際上並沒有多大的才學能力。但是卻很容易進士。可是朝廷又不得不用,怎麼用?當然是到縣府當差,到期後,自然有郡望給予他們評價,然後就是陞官。並且很有可能升到宰相。這個時候朝廷就危險了。

    當然這件事情短期內不會出現。可是年後呢?會不會出現人治國這件事?」

    「人治國?這……」

    「還記得漢武帝問儒生能夠治國的事情麼?」

    「啊?儒生治國?這。這。」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