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回到明朝當太子

第二卷 南方 第二卷 南方第三百二章 會戰(38) 文 / 淡墨青衫

    聽了他的話,帳中的諸將概有不少人駭然垂色。

    秦軍雖勇,但遇到強敵也不是沒頭腦就硬上的。崇禎十三年孫傳庭奉命勤王,率秦軍趕到時,大覘模的戰事已經結束,秦軍主力也沒有敢和清軍硬打,也是禮貌送其出境了。

    後來展現秦軍風采的是松山一役,那是真正的精銳中的精銳,眼前帳中諸將,卻是差了一些。耳聽得山東鎮將領所說的話,臉上變色,也不希奇。[lvex.]

    「慫軟蛋。」

    曹慶一進帳就高昂著頭,此時聽著不悅,便是一炮筒子打了出來。

    他這麼一說,自是人人側目,不少人對這個穿著漂亮軍服的高大漢子橫眉立目,換了別人,可能會退讓,曹慶卻是瞪眼回敬過去,一點兒也不退讓。

    就在此時,帳後的帷幕一掀,兩個穿著紅袍的官員一前一後走了進來。

    見帳中劍拔弩張的模樣,兩人都是一征。

    走在前頭的便是太保督師孫傳庭,後頭的,便是山東總督朱大典了。

    「你們這是做什麼?」孫傳庭殊為不憂,面帶薄怒,向著眾人道:「大敵當前,自己人先鬧起來麼?」

    這麼一說,眾人都低下頭,張全斌瞪了曹慶一眼,後者這才也俯身低頭,以示對督師太保的敬意。

    「嗯你們聽好了……」,孫傳庭抿著嘴唇,向著眾人道:「前陣失利,朱大人已經飛章奏太子,一則請繼援兵,二來,自請處分,山東鎮諸將有什麼罪責,總督大人也是一肩扛下來了。所以,自以往後,不必說什麼打敗仗的話,事起突然諸將做戰當然不利,不過也談不上處置或是置以軍法,所以,這一層不必再談!」

    幾句話帳中諸將就都是精神一振。

    打仗當然會有順境逆境,有敗也有勝。明軍以前就是許勝不許敗,不論事實如何,反正要諱敗為勝,甚至打了大敗仗後,殺良冒功這種事也幹的出來。

    今次上頭兩個文官大帥,不管是什麼原因,先自陳其過不諉過於下這一層就是叫人特別的服氣。

    當下山東鎮諸將一起跪下適才說話的那個將領一臉慚愧之色,只抱拳道:「太保大人,總督大人不必把咱們的罪過攬在自己身上,總歸是末將等做戰不力,其實這一仗事先籌劃詳細,甲胃兵器兩全,軍需也足,仗打成這樣再把罪責歸在上頭,末將等是何人,豈不全無人心?」

    「末將等死罪!」

    「罷了你們都起來!」

    看著跪在地上黑壓壓的將領們,孫傳庭心中卻是十分清楚。此役確實是誰也不怪,哨探不如人,這是事實,清軍突襲就佔了主動,山東鎮以八千戰兵沒有被全殲,老實說已經算是十分僥倖。

    兵力不如人,戰備不如人,將領經驗也不如人,這個仗,不敗才怪。

    明軍佈置,其實沒有大錯,對方就是以自己之長,擊明軍之敵,一役下來,剛剛孫傳庭和朱大典計算損失,兩人的心情都是十分沉重。

    山東鎮的戰兵有五千三百多人回來,尚有三千人音信全無,非死就被俘虜。民夫死傷也在四五千人左右,剛剛巡查新立的山東鎮諸營,士兵已經喪膽,士氣全無,九成以上的士兵是空手跑回來的,甲胃兵器全部丟光,只有朱大典的中軍營還保持著一點建制和甲仗武器,別的營,連戰馬都幾乎丟光了。

    幸運的是軍需囤積多半是在孫傳庭這裡,要是把太子辛苦送過來的糧食軍資都丟光了,朱大典現在也只有自殺這一條路可走了。

    若是換了一個主帥,勢必奪氣,甚至沮喪到想撤軍的地步。孫傳庭好歹是在逆境中打了多少年了,從南原之戰的順境再到柿園之敗,一路打過來,敗仗也打的多了……反正也就是這麼回事。

    所以關鍵時刻,反而是他沉的住氣一些。

    既然並未氣沮,就得想辦法把這個盤給翻回來。

    「眼下的關鍵,是要挫敵鋒銳,孫傳庭看向眾人,目光迥然有神,道:「今日奴騎不敢撞平虜軍堅陣,足見對方主將並非莽夫,那麼,想挫敵鋒銳,非得我們主動出擊不可。若不然,敵視我為無物,我將士氣沮,到時候,德州被克,我三軍無士氣,這一仗就敗定了!」

    「太保說的對」,高傑心腹部將,也是他的外甥李本深上前一步,鐵甲掰鏘的響聲中,他深施一揖,道:「末將願率部下以為前鋒。」

    高傑所部的精銳騎兵被帶到了德州城中,事起突然,騎軍全入德州,然後趙應元出城救援朱大典,高傑就被隔絕於後,和大營這邊失委了聯絡。

    現在這麼一點時間,就算德州人少,也不及鞏固城防,以高傑多年領軍的經驗和士卒歸心的戰鬥力,清軍想一鼓登城也是在發夢。但時間久了,就很難講了。

    李本深此時出頭請戰,這是絲毫不用懷疑的事,不僅是他,高傑所部,也都是躍躍欲試的模樣。

    但孫傳庭還不打算用他們來打前鋒充當主力,他另有想法。

    在他看來,自己部下除了中軍標營,精銳就是高傑所部了,現在已經一分為二,實力變弱,而對面清軍之強已經十分明顯,朱大典敗的不冤枉!

    這個時候,再吃一兩次敗仗,當敵鋒銳可就沒有人了。這個仗,要小心些打。主動進擊,是給敵人壓力,使其不能專意德州,否則,德州一下,就算有力與清軍相恃,也是毫無戰略意義,徒勞無功了。

    當下按一按手,對李本深等高傑部將道:「明日出戰是非打不可,但敵銳氣正盛,我軍必須要先頂住,然後再以精兵反擊,才有戰勝的可能。現在所幸車炮營有火炮,明天出戰,以火器壓制奴騎,加以克制,再以強兵當敵鋒銳,兩翼再出擊壓制,這才有打勝的可能。就算不能完勝,最少能挫敵銳氣,不使奴騎過於囂張!」

    今日山東鎮雖敗,但徐州鎮實力猶在,戰兵數字與清軍相當,而又有火器之利,未嘗不可一戰。

    如果避而不敢戰,那麼清軍銳氣更盛,壓著明軍不能動彈,再底下被清軍分割而制,就只能等著戰敗或撤退了。

    孫傳庭帶著大軍雄心勃勃的上來,自然不可能會忍受這樣的結果。

    帳中諸將也全部是經驗豐富的宿將,孫傳庭將現在的戰略意圖一說出來,眾人自然而然的就看向了平虜軍眾將。

    論實力,三營戰兵五千餘人,論裝備,全軍第一,論士氣訓練,眾人也看在眼裡。只是經驗不足,所以在眾人的判斷下,是要比高傑所部要差了那麼一點。

    現在要用兵,就只能是用這三營兵了。

    孫傳庭也是直截了當,看向三個標統,問道:「我的話,你們明白沒有?明日與奴交戰,你們能出隊麼?」

    到得此時,任是誰也不能說出避戰的話來,否則軍法從事也不冤枉。況且,平虜軍也早就躍躍欲試了。

    「請太保放心。」三人中以張全斌最穩重,也最得眾心,當下就由他回答:「明且就以平虜軍為主出戰,本軍出戰,占則必勝。」

    「那就好,你們這麼有信心,就由平虜軍和我的中軍一起從中間往前壓,務必要打好。那個車炮營,也歸你們統一指揮,我知道他們有不少火炮,大軍之中,你們用火炮最好,就交給你們了。」

    聽聞此言,張全斌等人自然大喜,有車炮營的火力支持,感覺又多了幾分把握。

    雖則對張全斌苒「必勝」簡直沒有絲毫信心,畢竟這三營兵除了軍官之外,幾乎全部是新兵,以全部的新兵出戰,能稍挫清軍銳氣就算了不得的成果了。

    要是能擋住清軍主陣,支持兩翼的進擊,那就是了不起的成就。

    「那麼各營都下去準備,明早起更各營起身,先吃早飯,然後全軍壓上,與奴決戰!」

    孫傳庭雷厲風行,作戰計劃是早就擬好了,此時一一分派調配,層次分明,各營的位置和任務都十分明確,只要能打出真正的水平,就不能勝,也不會如山東鎮那樣慘敗。

    聽得這個太保調配兵馬,眾將,括朱大典在內,才是對這個太保真正的心悅臣服。

    人就是如此,耳朵聽來的再厲害的威名,總沒有親眼見到和感受到的那麼鮮明和叫人信服。各營佈置調派,其中的功夫不足為外人道,而孫傳庭能在朱大典敗後迅速做出反映,並且運作的十分清楚明白,這已經是十分難能可貴的事了。

    一想到明天開打,眾將都是十分興奮,也很有不少人感覺猶疑,畢竟友軍剛剛慘敗過,清軍雖止步於平虜軍的陣地之前,但真正出營野戰,平虜軍的表現會如何,目前也只能存疑。

    而面對眾人的眼光,張全斌等人卻是十分坦然。

    這麼長久時間的受訓,吃的多少辛苦,在操場上灑過多少汗水和訓練時受過多少傷,這些事只有平虜軍的自己人才能明白。

    任何一個所謂的平虜軍新兵,完全能在別的軍鎮當一個老兵勁卒來看了。

    當下也不必多說,領命之後,便是隨同眾將昂然而出,只是幾個標統在臨別之時,才互相笑笑,那種興奮躍然之意,根本也就無需多說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