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回到明朝當太子

第二卷 南方 第二卷 南方第一百六十一章 南京(49) 文 / 淡墨青衫

    皇太子出城,數十萬百姓夾城相送,而太子的閱兵北伐誓師的言論,一時之間,也是傳遍全城。

    大元帥府新聞司的方以智和副司正候方域忙了臭死,底下一群吏員和雜役更是忙到四腳朝天,一直到天黑之前,有關東虜歷次入侵的情形簡報,就是印成了小冊子,足足有五六千冊,圖文並貌,就在各城門坊市要道,免費發放!

    這個創意,也算是大明從未有過的盛舉了![搜索最新更新盡在lvex.]

    在萬曆到天啟年間,所謂的「妖書」一案,就是弄的甚囂塵上,當時情形,不過是有人寫成本書,暗中丟了幾十本在街上,然後自然而然就有感興趣的,暗中傳抄。一時間,京師的智識階層,沒看過妖書的,怕是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不過所謂妖書,只是胡說八道,妖言惑眾,有智者,當然就將其視為謠言,見之則止。

    反正不會有人把這種編出來的,對宮廷和朝政根本不是真正瞭解的胡說八道,當成是真實的經歷。

    也就是一些東林君子,會有意無意,編造謊言,故意以黑為白。偏他們是讀書人口角,彼此代代相傳,使得一些明顯的謊言,在後世居然成為顛撲不破的真理。

    而以官方名義,最少,是大元帥府新聞司的名義來發佈新聞,紅迫通的大印蓋在上頭,和邸報、宮門抄、公文塘報一樣,都是有官府認同並發佈的正式文告,只是,發佈的形式比較鮮活一些罷了。

    最少,在現在這個階段,每天大元帥府新聞司都會發佈最新的消息文報,隔上一陣子,就印一本小冊子,在城中各要道免費發放,而相鄰不遠的鎮江、揚升、常州府、松江府等處,也是會由新聞司設立發報的分司每天由六百里加急的大元帥府急報信使遞送消息,這幾個府,幾乎是與南京一起出報,相隔不會超過兩個時辰!

    如此一來在典論上,皇太子也算是抓著了江南士伸的脈門,在後來,眾人才知道,為什麼在銀錢十分緊張的時候,展翅更新組更新最快。,太子會在這等事上,花費巨資。

    要知道,為了新聞司的報紙好看和迅速打開局面免費和印涮上等圖畫精美皇太子是自己掏了不下十萬的銀子,從刻版的師傅到管事的,再到排字版的,切紙上彩的,光是僱傭這些打雜的技術人員,南京一地,就超過百人。

    這筆開銷,加上每天印製的報紙花費豈是在小處?

    投入如此巨資,效果當然是非凡。方以智和候方域做別的事或者不大行,但是把簡單枯燥的公務政事和軍事情報寫成圖文並貌雅俗共賞的新聞這一點來說,他們倆來幹,簡直是天設其才,就是專門幹這個來了!

    一時間,兩個新聞司的大才子風頭也是無倆,走在大街上,認識他們的人也以倍增。

    這一天忙再天黑,兩人才得以一伸懶腰,渾身骨節都是一陣辟里啪啦的亂響,方以智斜恨看候方域,笑道:「如何?」

    候方域搖頭笑答:「累是累壞了……」今天發出去的書冊,足有近六千冊,從文字到繪圖,全是這兩人一手把關,而文字方面,更是兩人一手打磨,數萬言,各方各面,歷次大戰經過情形,對兩個浮浪公子哥來說,也是從來沒有接觸過的層面,這幾天,也是真下足了功夫,作好作歹,總算趕上了太子誓師出城時發送出去,也算是給太子之行,以壯聲色。

    「不過……」

    「丁家河房還是要去的!」

    兩人相視大笑,一起站起身來,似乎也是回到了當年在秦淮河上,追歡買笑之時。

    當年雖然戰敗不止,而國事雖壞,卻始終沒有亡國之危,特別是南方一直平靜無事,再加上海貿興起,白銀湧入,士大夫階層富而驕奢放縱,復社中人,更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當年之時,眾人詩酒酬酢,和柳如是、顧眉、寇白門、李香君、陳圓圓、董小宛等名妓也是來往甚密,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對他們羨慕的要死!

    到如今,除了一個寇白門沒下場外,眾多絕色也是各有歸宿,而顧眉和龔鼎孳相攜南返,柳如是聽聞之後,拉著老錢頭的鬍子逼著對方放行,今晚群雌有此河東君召集,想來會聚的很齊,除了一個陳圓圓外,應該都會到場。

    如此盛會,又是和龔鼎孳接風,要這兩個大才子安心回家睡覺,那也是絕無可能的事了。

    當下兩人都是大笑起身,從大元帥府的新聞司出來,出得大門,到拴馬石那邊,自有府中下人迎接過來,遞上衣,兩人在暗外解下官袍,取下烏紗帽……換上交腳帕頭,都是寶葷寧綢長衫,各人都是手持一柄象牙柄的折扇,風流瀟灑自不待言,到此時,翻身跨馬,便要離開。

    「標下給兩位大人見有山……」

    黑暗處,拐角邊上卻過來兩隊兵丁,一個小軍官帶,展翅更新組更新最快。著,似乎正好是十四人的一棚之數,而且是侍衛處下的正經禁軍,為首的就地打了個千,給兩個生員裝束的青年官員見禮。

    「咦!」方以智奇道:「這是做什麼?」

    「回大人的話」,那個棚長笑道:「這是奉的軍政司留守大人的大令,從今往後,本棚十四正兵,一個棚長,兩個副棚長,十七人,全配戰馬,分成兩班,就歸兩位大人使喚了。當然,咱們的正份差事,就是保護兩位大人的安全。」

    「何消如此。」

    方以智笑道:「你們留守的副司正也太多事……南京城中,尚屬太平,賊兒小偷都沒幾個,更不要說持刀弄棍的大盜了。我等二人,平時出來也要有幾個人跟著,又何需如此?」

    「這……」

    這禁軍棚長一臉為難,還不及答,候方域十分不耐煩,擺出大家公子哥的嘴臉來:「要真要人跟,當年我出來,跟個百人騎隊怕也不難,現今又何苦來擺這種譜?上復你家大人,不要這麼麻煩了。好意心領謝謝,你們請回吧。」

    「嗨!」被這兩人如此一說,這禁軍棚長也是豁出去的樣子,當下跺腳領足,只道:「兩位大人,這裡是在皇城之中,你們尚且不知,等出去了,也就明白了。

    如果今晚之後,說是不要咱們護衛,咱們奉命回去交差就是了。」

    如此一說,兩人就知道必有原故,當下沉下臉來,各自上馬,卻是不攆這些兵丁回去。

    從大元帥府一路向下,沒過多遠,就是洪武門在望。

    一路下來,除了有不少抱著公文經過的值班官員和小吏多看他們幾眼外,似乎也沒有什麼異樣,方以智呵呵一笑,丙想說點什麼,一打眼,卻是看到皇城門外,似乎聚集了不少人的樣子。

    他心中一動,奇道:「這是怎麼回事?聚集這麼多人,要出什麼事麼?」

    候方域也道:「是很不對,往常這個時候,哪有這麼辜人在這裡……」

    確實,天已經黑透了,百姓人家,點燈是可恥的浪費,除非是農忙時舂米,要麼是蠶熟了晝夜不眠,或是仿絲加工,反正沒有正經事又不是讀書人家,到了這個時候,早早的就吃罷晚飯,光著膀手在門首前和人閒侃幾句,然後就關門掩戶,早早就上床睡了。

    這個光景,還有這麼多人,又不是秦淮河上,當然是十分奇怪。

    「是方大人和候大人!」

    兩人還在踟躕之時,拐角處早就湧過來過百的人,先是星星點點的亮光,接著就是數十盞燈籠匯聚成了耀眼的,展翅更新組更新最快。亮光!

    「兩位大人,公侯萬代!」

    一個穿藍衫的老者,鬚眉皆白,到了兩人馬前,居然是顫顫巍巍的跪了下來。

    「老人家,這怎麼可以?」

    方、候二人當然是大驚失色,立刻跳下馬來。

    「兩位當得的。」老頭兒涕淚交加,只道:「小老兒是山東濟南府人,原本孝子佳孫,一家幾十口,和樂融融,崇禎十二年,東虜入關,濟南原本說不要緊,大軍都去守了德州,誰料東虜繞道進來,濟南府只有一千多兵,如何擋的住?當時就聽城上的人驚呼,道是辮子兵入城了……然後就是一直不停的鑼鼓驚響,再後來,就沒有動靜,卻只有能聽到東虜的笑聲和咱們漢人的驚叫和哭喊聲*……小老兒,這一生也忘不掉當時的情形,全家關門閉戶,卻是擋不住這些畜生撞進和……家老小,止剩下老頭子和一個總角年齡的孫兒,若非為他,老頭子也早就死了算了。這般慘景,朝廷只有在邸報上說過,民間百姓,有幾人知?今在江南,兩位大人書寫刊印,將東虜情狀盡告眾人,痛斥此類率獸食人,與畜生無異,如此痛罵,酣暢淋漓,老頭子十分感激,今家無餘財,錢有與孫一起嗑頭,以謝大人為遇難家人仗義直筆了!」

    說罷,就是與一個十來歲的孩童一起叩頭,一老一少,一個皓首白眉,一個總角之交,但叩頭之時,砰然有聲,居然就是直通通的撞在青石板路上!

    (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