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回到明朝當太子

第二卷 南方 第二卷 南方第一百零八章 立基(10) 文 / 淡墨青衫

    「奴婢叩見小爺」

    適才一見是朱慈烺帶人出現,幾個女子眼神中都是神色各異,兩人是驚喜,一人卻是目露迷惘之色。

    等朱慈烺過來,兩個宮女下跪,膚色微黑,俊秀的臉龐上滿是複雜神色的慧梅卻挺立不動,根本沒有下跪的意思。[搜索最新更新盡在lvex.]

    「怎麼行這個禮,都起來吧。」

    大明對女子還是很照顧的,平民婦人可以坐車轎,遇到儀仗也可以不避,宮中見了皇帝也只是萬福,並不需要下跪,所以朱慈烺一手一個,親手將兩個宮人拉了起來。

    他上下打量了一下,倒是把兩個少女看的臉頰暈紅,半響過後,朱慈烺才道:「你們一個叫魏清慧不是?還有一個,是叫費珍娥是不是?當日離宮時,因為你們都是乾清宮的人,父皇並不確定要離京,所以不曾預先帶上你們,出宮之時,我看到不少宮人投河,勸她們不必如此,當時也並沒有瞧著你們,不想今日竟然在此遇著……你們,是自己出京的麼?還有,怎麼和她混在一起?」

    此時東宮諸武官已經屏退閒人,就算是隨從將領也退後開去,用好奇的眼神看著小爺親審這幾個少女,眼前的事十分詭異,聰明人都曉得不要隨意參與其中,所以一聲令下,所有人都退的老遠。

    見太子身邊無人,兩個乾清宮中的宮人對視一眼,便由年紀稍長,而且做到乾清宮管家婆的魏清慧來答話。

    此女向來冷靜,適才那麼凶險的場面她都是只有一眨眼的慌亂罷了。此時大難已過,神色間就更從容了,當下又是福了一福,用很清郎的聲音向著朱慈烺道:「回小爺,當日說是城破,奴婢等到乾清宮尋找皇爺,遍尋不著,後來宮中大亂,兩位皇后,並袁妃等皇子都不曾見,當然,也不曾見到小爺。當時不少姐妹要投河自盡,以免受辱,奴婢便說:看情形,應是皇爺帶著皇后和諸皇子出宮去了,吾等可以設法出宮,擇處安置躲避,等情形稍好一些,再向南京,繼續伺候主上。如此一說,乾清宮自盡的人就很少。後來,奴婢等先到一處地方,將要緊物事隨身帶好,然後就從西華門出宮去了。等第二天後,奴婢等才知道小爺又曾回宮,到萬歲山將皇爺帶走,聽說之後,賊兵已經入城,奴婢等知道一時出不得城,於是找著一處客棧,化裝易服,裝成未曾離京的官眷,等後來關防漸鬆,奴婢等就逃了出來,一路向南,到得此處。」

    魏清慧說的話語雖短,不過卻是將先後情形說的十分清楚明白,談起當時慘變時,費珍娥小臉發白,泫然欲泣,而魏清慧卻是十分的從容冷靜,只是原本清麗可人的臉色又變的更加蒼白了一些罷了。

    「我知道了,你們確實受了不小的苦。」朱慈烺點了點頭,若有所思的道:「這個姑娘,想必就是在客棧和你們認識的,那麼,她的身份底細,你們知道麼?」

    「奴婢知道。」

    「既然知道,怎麼還和她一路行走?」

    「其中也有原由,小爺容稟……」

    「我自己來」

    還不等魏清慧說完,慧梅便踏前一步,目視朱慈烺也毫無避讓之意,直筒筒脆生生的道:「俺是自己看不慣他們的樣子,幾次說話,後來,後來惹怒了總哨劉爺,俺家李相公說,繼續留在京裡,他也護不住俺,叫俺出京暫避,後來正好遇著這兩個姐妹也要走,便一起出來了。聽好了,俺可不認什麼皇帝太子,俺出來,就是,就是……」

    這姑娘也是委實對自己的未來前途茫然無知,說到最後,也不知道自己要說些什麼,越說是聲調越小,到最後,便是寂然無聲了。

    在朝陽門上,朱慈烺也是親眼看到這姑娘的反應和決心,當是闖營中受過苦,家中遭過難,所以忠心耿耿的那一群人。但現在居然脫營而走,雖然還是對朝廷有敵視之意,但也沒有造反到底的決心了。

    他想了一想,便是笑道:「這麼說,你是脫營而出,不再造反了?」

    「是」慧梅雙目通紅,神色倔強,卻還是點了點頭。

    「你家李相公,是不是叫李巖來著?」

    「是俺家相公是和紅娘子……」

    「我知道,我知道」朱慈烺笑道:「紅娘子是你們姐妹的主將,健婦營的首領,李巖和她成親後,你們就叫他李相公不是?」

    「是。」

    「這麼說,你是先潛入城中,刺探消息,聯絡官員,沒準就在哪家大官家裡住著。然後大軍入城,軍紀敗壞,難免有燒殺搶掠的事,你看不過眼,多說了幾句,所以被人忌恨。不過,怎麼惹到總哨劉宗敏身上了,你和他可差的老遠吧?」

    「俺原本是在吳襄家裡住著,沿途見到城中駐軍敗壞軍紀,和俺們李相公說,李相公自然又和皇上和軍師幾個說起,但皇上聽了十分生氣,劉爺也很不高興。後來總哨劉爺不知道聽誰說起吳家的兒媳婦陳大娘子貌美,藉故入府拜會,直闖到後院,看到陳娘子確實漂亮,當即便把人給帶走了。俺拚死阻止,劉爺十分不高興,直拿眼瞪俺,要不是當時紅娘子聽說了趕過來,俺就被下令處死了。就算這樣,李相公和紅娘子都說俺不能留在城裡了,要趕緊走……」

    「哈哈,果有此事啊。」

    朱慈烺哈哈大笑,慧梅是越說越沮喪,十分的不高興。因為她是貧苦人家出身,闖軍當時紀律確實不錯,打的是濟世救民的招牌幌子,其實就算入京之後,軍紀也沒有敗壞到不能打仗的地步,但也確實有相當部份的將士覺得大功告成,無形之中放鬆了很多。這個姑娘心直口快,怕是無形中得罪了不少人,要不是李巖和紅娘子救她,怕是劉宗敏不殺,她也被別人給殺了。

    這麼看來,闖軍確實在入城中有軍紀廢馳的跡象,而且,劉宗敏已經開始用五千套夾棍拷掠大臣,闖軍以百人為一隊,把那些留在京中投降的官兒先是趕到軍營,又趕豬趕羊一樣的趕回城去,不少人在這樣回來的喝斥和侮辱之下,已經對這個大順政權十分的失敗。

    再加上夾棍之下,不少人肝腦塗地,如此一來,新朝不僅沒有得天下之望,反而是越來越像是入關中打下長安後的黃巢了。

    劉宗敏搶陳圓圓其實是小事,吳三桂要真的離不開這個女人就會把她帶在身邊,而不是留在京師。

    奪妻之恨,不過只是個借口,真正的原因還是因為軍紀廢馳,沒有政權根基,沒有施政綱領,一味胡來所造成的人心散離。

    人心,世上最難把握的東西,得之不易,失去它,卻是十分的迅速。

    「這麼看來,吳三桂反正在即,而李自成要親征的日子,也是十分的近了。」

    大變在即,朱慈烺也是變的十分精神起來。他盤問半天,對京中情形也是更加的清晰起來,原本擔心是慧梅帶著兩個宮女當細作,現在看來,當是沒有什麼可疑。

    因想著對方千里奔波不易,大變剛起時,宮中有殉國自殺的並不奇怪,事隔十餘日,千里長行到南京來,那就是十分的不易了,當下看著三人,緩緩道:「我這裡不要都人伺候,這樣吧,慧梅留下,我會設法安排……你們倆,我派人送你們到南京吧,那裡宮禁也正缺人。」

    「奴婢還有要緊的事要稟報。」慧梅無處可去,而且對朱慈烺也是十分好奇,當然是無可不可。不過,魏清慧卻道:「奴婢等帶出了要緊物事,尚請殿下一觀。」

    說話間,費珍娥已經是把身上挎著一直沒有打開的布打開,一直隨侍在旁,並沒有說話的王源幾人,都是「咦」了一聲。

    他們都是京營世家,又是內操武官,見識當然比普通軍將要強的多,費珍娥懷中所藏,正是五六塊大小不一的玉璽

    他們還只識得是玉璽,而朱慈烺對玉璽十分的熟習,知道這是最為要緊的幾塊,是:奉天之寶、皇帝之寶、皇帝信寶、天子之寶、天子行寶、天子信寶、敬天勤民之寶、大明受命之寶等十分要緊的皇帝信璽

    以古人來說,印璽是十分要緊的證物,行之天下,每行省有司都有辨別詔旨真假的辦法,其中最為要緊的,當然就是御前所用尚寶司所藏的各種印璽了,這些玉璽不僅有用,而且是分門別類,各有專責,就算是真玉璽,在用途上用錯了,也可能會被視為假物,現在崇禎到達南京,但當時因為他執意不肯走,朱慈烺也沒有辦法搞到尚寶司所密藏的玉璽,後來情況緊急,也根本來不及去尋找,現在南京那裡,怕是只能用南京留守的印信發佈政令,皇帝無寶,也是一件十分尷尬的事,最少,新刻玉璽再頒行天下,得費很大的功夫才能順利使用。

    這一下,可真不知道省了多少事。

    更多到,地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